《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不平凡的生命追寻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郭若彤 发布日期:2025-03-17 10:21:10 |
□2024级中药(2)班 郭若彤 辅导教师 刘文婷
读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孙少安与孙少平这对黄土高原上的兄弟,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像两棵扎根在贫瘠土壤中的白杨树,以各自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倔强。少安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在田间地头开垦希望,少平则以沾满煤灰的书本在矿井深处寻找星空。这对兄弟看似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却在精神深处达成了惊人的默契。
孙少安是乡村变革的先行者。在双水村这个被岁月尘封的天地里,他率先打破集体制桎梏,承包砖厂时的忐忑与决心,让我想起春耕时节农民破开冻土时那声清脆的裂响。当他推着装满砖块的板车在泥泞中跋涉,这个只读过小学的庄稼汉,用最朴素的智慧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夹缝中开辟商机,他的每一次跌倒与站起都是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微观写照。
孙少平的精神突围更令人动容。在黄原城揽工的日子里,他枕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入睡,煤油灯下泛黄的书页是他对抗现实的精神铠甲。当他选择走进大牙湾煤矿时,不是向命运低头,而是以知识分子的清醒拥抱生活本质。在八百米深处的巷道里,矿工们的喘息与铁镐的碰撞声,构成了最雄浑的生命交响。田晓霞送他的那盏矿灯,不仅照亮了幽暗的巷道,更点亮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
这对兄弟的人生轨迹犹如黄土高原上的两道车辙,虽然深浅不一,却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延伸。少安在砖窑里烧制的不只是砖,更是在锻造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骨骼;少平在矿井中开采的不只是煤炭,更是在挖掘知识分子的精神矿脉。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超越不在于逃离土地,而在于如何让脚下的土地开出理想之花。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