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叩问生命本质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国豪 发布日期:2025-03-17 10:24:43 |
——读《生命是什么》有感 □高三(1)班 张国豪
辅导教师 王洪强
寒假期间,我沉浸于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本以为这是一部晦涩的专业著作,没想到它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我踏上一场跨越科学与哲学边界、探寻生命真谛的奇妙之旅,在我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作为量子力学的先驱,薛定谔在书中将物理学前沿理论与生物学基础问题巧妙融合。他提出的关于遗传物质的大胆设想,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当时迷雾重重的遗传学研究领域。薛定谔认为基因可能由 “非周期性晶体” 构成,与传统周期性晶体规则排列不同,这种独特原子构型蕴藏海量信息存储潜力,恰似摩尔斯电码以点划组合传递信息,为遗传信息的存储与变异提供了全新解释视角。这一观点不仅突破了学科壁垒,更为后续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奠定了理论基石,让我初次领略到跨学科思维碰撞出的创新火花是何等绚烂。
书中对生命现象与热力学定律关系的探讨同样令我大开眼界。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使万物趋向无序,而生命却呈现出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态势,这看似矛盾,薛定谔给出 “生命以负熵为食” 的精妙论断,指出生物体通过摄取外界物质与能量,维持自身低熵状态,从细胞代谢到生态系统运转,皆是生命与熵增顽强对抗的过程。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生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在不断汲取负熵中绽放生机,彰显出生命对自然规律独特而智慧的应对策略。
《生命是什么》不只是一部科学读物,更引发我对生命意义的深度哲学思考。薛定谔提到,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不仅在于满足求知欲,更在于帮助我们明晰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与价值。生命现象的复杂与神秘,凸显人类认知局限,但正是这种对未知的不懈探索,赋予生命以厚重意义。我们在追寻生命本质的漫漫长路上,不断拓展认知边界,也在这个过程中愈发深刻地理解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像书中对生命科学问题的层层剖析,促使我思考日常经历背后的生命运行逻辑,领悟到每一次呼吸、每一个细胞活动都是生命奇迹的生动演绎。
读完这本书,我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从微观遗传物质的奥秘,到宏观生命与环境的交互,生命的每一个层面都蕴含着精妙设计与无限可能。它让我明白,生命科学研究不仅关乎细胞、基因等微观细节,更关乎我们如何理解自我与世界。无论是实验室中钻研的科研人员,还是日常生活里感受生命奇妙的普通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参与解读生命奥秘。《生命是什么》宛如一把钥匙,开启我对生命全新认知的大门,激励我在探索生命的道路上,怀揣好奇与敬畏,永不止步。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