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红楼曲中鉴青春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言 发布日期:2025-03-17 10:24:00 |
□高二(11)班 赵 言 辅导教师 饶小东
在《葬花吟》凄婉的吟诵声中,我触碰到了《红楼梦》最柔软的肌理。这座金碧辉煌的大观园,既是封建社会的微缩盆景,更是一座青春的围城。那些被命运牵绊的少男少女们,用诗意的生命对抗着时代的枷锁,他们的欢笑与泪水,恰似一面澄明的古镜,映照出年轻人共有的困惑与觉醒。
于璀璨中绽放
黛玉葬花时飘落的每一片花瓣,都在诉说着生命易逝的哀愁。她将残花收入锦囊深埋黄土,这个充满仪式感的举动,恰似少女特有的敏感与执着。当宝玉把花瓣抛入溪水时,他与黛玉的争执不单是对葬花方式的分歧,更是两种生命态度的碰撞——黛玉在凋零中看见永恒,宝玉在流动中寻找自由。
大观园诗社的成立是青春最璀璨的绽放。那些即兴而作的咏菊诗、咏雪词,字字句句都在挣脱八股文的桎梏。探春发起诗社时的果敢,湘云醉眠芍药裀的率真,都在证明着青春本应有的模样。这些被礼教束缚的少女却在诗歌中找到了自由。
于微光间破晓
宝黛共读《西厢记》的午后,阳光穿透雕花窗棂,在泛黄的书页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这一刻两个灵魂在文字中相遇。那些文字此刻化作打开心扉的钥匙,照见二人最本真的情感悸动。
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深夜,烛火将她的身影投射在茜纱窗上。这个素来伶牙俐齿的丫鬟,用最后的气力完成了一生最精致的女红。金线穿梭的轨迹里,凝结着超越主仆身份的尊严之美。当晨光刺破黑暗时,这件华服成为了青春祭坛上最悲壮的供品。
于浑浊中守真
当我们为黛玉的早逝唏嘘时,或许更应该思考:在这个标榜个性解放的时代,年轻人是否真正获得了精神的自由?社交媒体的点赞狂欢、标准化考试的整齐队列,何尝不是新时代的“金玉良缘”?大观园里的诗社仍在以各种形式延续,只是我们是否还保有那份纯粹的诗意?
贾宝玉最终遁入空门的背影,给当代人留下深刻的叩问:当世俗的成功标准与内心追求产生冲突时,我们是否有勇气像宝玉那样坚守本真?或许不必效仿极端的出世,但至少要像香菱学诗那般,在现实的夹缝中执着追寻心中的月光。
那些凋零在大观园里的青春,终将在每一次真诚的阅读中复活。当我们学会以诗意的眼光打量世界,在世俗洪流中守护内心的桃花源,便是对红楼儿女最好的告慰。青春的本质从不是年龄的刻度,而是心灵永远保持对美好的感受与向往,对挫折的顽强与韧劲以及对自我的追寻与向上。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