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时代浪花正翻涌 青年担当恰逢时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邓欣喆 发布日期:2025-03-17 10:29:54 |
□高二(8)班 邓欣喆 辅导教师 薛鑫艳
新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我们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当乘时代之风,以青年之手接过前辈火炬,以青年之力追逐时代浪潮,以青年之我创造新的时代。
乘时代之风,踏后浪之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君可见边防战士在和平年代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爱国话语,他们展示出了后浪的赤诚与奉献;君可见奥运健儿在赛场拼搏后身披国旗,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力量,他们展示出了后浪的拼搏和努力;君可见疫情肆虐的战场上白衣天使们留下了一张张印满指印的战书——“不计生死,无论报酬”,他们展示出了后浪的责任和担当……他们在以青春的姿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成功接下了前人的接力棒。他们以自身践行诠释了“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中华”的铮铮誓言,他们以青春的力量展现着中国青年的担当。
乘时代之风,扬后浪之名。未曾忘却梁启超先生“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坚守,又曾忆起赵一曼女士“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爱国赤子情。当今的网红博主江寻千,不言不语道尽岁月,不温不火流入人心,一直诉说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她用心讲述中华文化,用行动谱写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古往今来,从民族英雄到时代后浪,青年以责任担当为国家发展谱写新的华章。
乘时代之风,翻后浪之涌。“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青年学子应当学习“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那份坚守,从青丝到白发,相恋于未名湖,相守于莫高窟。“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把自己的热爱变成大家的事业,汇聚后浪的力量,让后浪奔涌的浪花流向大海,汇成支撑中国的力量。时代楷模给予我们成长的方向,时代重任助推我们不断成长,青年有信仰,民族就有希望,不忘初心的后浪,将用汗水浇灌未来,用希望灌溉理想。
少年应有凌云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惜我少年郎,晔晔如扶桑,中国青年与时代同在,与复兴同行,且以青春赴山海,续写百年新芳华。青年当以青春为底,用奋斗作笔,创激扬青春。青年当立志,立志当立远。征程新赶考,青年也应心系家国,坚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照亮“青春星火”,青年更应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务实的作风,交出青年的优异答卷。
青年应顺时代之洪流,同频共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担于肩上,以生命赴使命,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补足“精神之钙”,追寻“信仰之路”。
青春中国恰逢青春后浪,仰望星空许下宏愿,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吾辈青年当执青春之笔,开青春苔花,谱时代芳华。让我们以奋斗的姿态,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做好时代的接班人。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