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一抔热土一抔魂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杨 发布日期:2025-03-14 10:38:18 |
□“中国好人”、“梦‘源’英烈回家路”志愿服务项目发起人 周 杨 我是淮北矿业集团的一名职工,出生在淮海战役总前委所在地濉溪县韩村镇。这里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我从小就在心中埋下“红色”的种子,对革命历史情有独钟,对英烈充满崇敬之情。 我工作的地点位于淮海战役主战场双堆集附近。2013年7月,双堆集烈士陵园实施“慰烈”工程,把附近的5000余具烈士遗骨集中迁移到陵园中。我义务参与鉴定和整理烈士遗物工作,当时发现这些烈士都很年轻,他们把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我就想尽己所能为他们做一些事情,下决心一定要帮他们找到亲人。然而,寻找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绝大多数是以遗憾告终,遇到过拒绝、不理解甚至威胁,但从没想到过放弃。
我始终认为为烈士寻亲,既是对烈士家属的抚慰,也是对英雄烈士最好的缅怀与崇敬,更是弘扬烈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12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在团队及全国各地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为500多名烈士寻找到家人,让英雄魂归故里。
2024年7月,我与团队及山东志愿者共同努力下,为安葬在双堆集烈士陵园的烟台籍烈士孙云虎找到了亲人,他的妻子徐桂芝已经100岁了,她到现在还无法接受丈夫牺牲的事实,坚信他还会回家,回到她的身边,只因为出征前孙云虎那句“等打完仗,我就会回家”的承诺。76年了,从青丝到白发,徐桂芝送走了公婆,拉扯大了女儿,几年前女儿女婿也离她而去。当看到丈夫墓碑的视频,老人没有流泪,只重复着一句话:“你这么年轻,我都这么老了,还会认我吗?”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记录好、宣传好革命英烈的故事,让红色基因赓续传承,是我应尽的责任,多年来,我撰写了90多篇40余万字的研究文章,搜集整理了10余万字的第一手回忆资料。在矿区、学校、军营等地开展党史教育宣传,在烈士陵园、革命纪念场馆进行志愿讲解,10多年来共做宣讲及志愿讲解300余场次,听众2万余人次。
2022年初,我牵头发起了“梦‘源’英烈回家路”志愿服务项目。注册志愿者176人,核心成员20多人,两年多来,团队已为200多名烈士寻亲成功,开展为烈士“送画像”活动15次,慰问帮助军烈属80余户,在矿区、社区、学校开展红色宣讲100余场次,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项目在安徽省第七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银奖。在全社会树立了学习英模、缅怀英烈的良好风尚。
我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2022年度心动安徽最美人物”、安徽省学雷锋“十佳志愿者”等多项荣誉。荣誉对我来说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将不断鞭策我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自己。
我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继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英烈故事,积极做好志愿服务,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 周杨(左二)带领团队为李思勤烈士家人送来烈士画像 □冯树风/摄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