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馆探秘地震
1版:小学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2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3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26期  下一期
科普馆探秘地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琼 朱惠惠 发布日期:2025-03-10 15:21:00

□吴  琼  朱惠惠

 参与学校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
        合肥市庐阳实验小学
 
   为进一步普及地震知识,引导广大学生群体认识地震、了解地震,2月26日下午,来自合肥市的20名本报学生记者代表走进合肥市地震监测中心,开启了一场奇妙有趣的地震奥秘探索之旅。
  在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学生记者们通过模拟体验、互动装置和图文展板,系统地了解了地震成因、预警原理及灾害防御知识。此次参观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家防震减灾的意识,更帮助大家掌握了应急避险的要领。
 
认识地震
  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分为“序厅”“认识与体验”“监测预警”“震灾防御”“救灾与重建”“发展中的合肥市防震减灾事业”“许愿墙”七大展区,共设21个展项。在讲解员付蓉的带领下,学生记者一行通过丰富多彩的动态图像、寓教于乐的互动模拟实验、身临其境的震感体验、通俗易懂的图文,深切感受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学习了各类防震减灾知识,并认识了“最牛校长叶志平”,也见证了人类抗震救灾的不屈精神。
  在地震成因与预测展区,讲解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球内部结构、地震成因以及全球主要地震带分布等基础知识,同时,展区还展示了地震预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让大家对未来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有了更新的认识与期待。 
  在地震预警系统演示厅,讲解员结合去年肥东地区发生的4.7级地震,为同学们进行了客观科学的分析,并给大家详细分析了我国主要的断裂带分布情况以及震中分布,包括郯庐地震带、地震监测台以及小震活动情况等。
 
体验地震
  5级地震的威力有多大?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躲避?在科普馆,学生记者一行得以一一体验。
  在“地震体验屋”,当模拟的5级地震来袭之时,灯光熄灭,房屋开始摇晃。在这一刻,大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实景演练,亲身感知到了五级地震灾害的威力。
  随后,在家庭防震演练展项,在观看地震逃生教学视频后,讲解员着重强调了地震发生时应掌握的逃生细则和注意事项,分享了住在不同楼层的不同应急方式,并带领大家进行了现场逃生演练。当预警声响起,同学们有序地躲到厨房或者卫生间等较为安全的区域并护住头部,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的防震避震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最后,讲解员还耐心地解答了学生记者王骏壹和王素妍的提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大家建立了对地震灾害的科学认知,并传授了科学的避震方法和自救互救要领。活动的最后,学生记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大家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震知识,增长了与地震相关的知识,还通过各种体验和操作,变得更会应对危险了。学生记者张诚宇和杨雨萱等纷纷表示,回家后要把这些知识分享给家人和同学,帮助大家一起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合肥市庐阳实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  叶  佳:这次参观活动意义非凡,地震监测中心的科普教育馆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地震知识的大门。他们通过沉浸式体验掌握了防灾减灾的实践技能,这种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教育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应急能力。今后,学校将持续深化实践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金  红:此次实践活动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课堂,在拓宽同学们视野的同时更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相信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队员们必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创新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认真听讲解
体验环节
地震演练
动手实验
合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