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别后 忆相逢 就这样长大 学生作品 凋零 日暮秋风起
06版:青春文字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2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3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26期  下一期
日暮秋风起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闫祖慧 发布日期:2025-03-10 10:23:44

□高二(31)班  闫祖慧

  秋雨中的吟唱有我们回不去的路径,因为我们是化作落叶的精灵。在一轮又一轮的秋天里,抵达旧日彼岸。与此同时,聆听专属于秋的诗词,感受光阴的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秋天好像总与时间变迁有关,所以纳兰在深秋叹曰:“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而“愁”字也恰是一个“秋”和一个“心”构成。古人心中愁绪似乎亦是为秋天而准备的。所以有那句“愁与秋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以惆怅岁月;“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幽叹家国;“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以言喻怀才不遇之苦。秋好像被岁月和情绪交织,响在过去,亦响在未来。但是我们又何尝不知,过去和未来都停在现在,随秋风归去来兮。
  秋的诗词,安静地漂泊在时间之海,就像一朵云轻轻拂过湖面,掀起一点水波,荡出圈圈涟漪。而它又在历史长河中荡出最为激昂和丰富的文人情感。“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在与友人不舍的离别中感念独属于秋天的离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在山居雨后细赏生活的幸福。
  倘若让秋天的月光倾洒在窗前,让莹白皎洁充填文人眼眸。秋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衰败;秋是“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的思乡愁绪;秋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缠绵相思;但秋天所蕴含的情绪不止于此。“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在悲观的人眼中,秋天是萧瑟悲凉的,可在乐观的人眼中,秋天是壮美无限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在萧瑟的阵阵秋风中亦品出了豁达。秋的情思是多样的,在古往今来的人们心中荡漾。在“最是橙黄橘绿时”被无限放大了情绪,独属于秋的情绪,温柔了岁月,抚慰了人心。
  枯黄的落叶最知秋,簌簌落下,在地面上舒展自己的身体,逐渐被秋风风化,变成松脆的模样。秋,见证了时光,匆匆忙忙地走过四季。在秋的诗词里探索和感念光阴的故事,春天的花秋天的月,年少的侠客宿在红尘客栈,秋天过去,就像一朵花落,多么简单。看“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感叹落叶柔情的细碎。听“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悲叙年岁变迁之匆忙。想“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痛念少年欲说愁,如今直道为无奈。
  秋在诗词里承载了年华和情思。命运如风,飘摇曲折地渡过了时间海,而同时在指尖凝结成透明的雾气匆匆散去。烟雨繁花年年凋谢又盛开,往来的旧桃通通换了新符,每个秋天都有着不同的光阴故事与情绪变迁。我曾喜欢读有关秋的现代诗,“秋风,吹亮了山巅的明月。乌鸦,撞开你的门扉”“我只想一个人,穿过这个秋天,伴随着一些静默的白桦,宛转谢落,我不再听海,不再望月”……古今皆如此,多愁善感的诗人们总爱与秋相伴。
  古往今来究竟度过了多少个秋,其中哪些被诗词所铭记,哪些故事被重演,哪些情节被掩盖。“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过去的秋天与未来的秋天所交织,停留在当今的某片落叶之中,壮美而成熟的诗词是独属于秋天的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