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青年企业家抱团“学雷锋”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2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25期  下一期
一群青年企业家抱团“学雷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发布日期:2025-03-07 11:08:00

□本报记者  程榕娟

  今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
  座标:合肥经开区。一群抱团“学雷锋”的青年企业家聚集在一起,抱团发展之余,因着同样的热血,并肩走上志愿服务的道路,抱团资助了一个又一个有需要的青年学子,扛起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公益担当,成就了一段段佳话。

等你有能力时 记得帮别人一把
  在合肥经开区青年企业家协会里,安徽纳才服务外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杨是最早从事捐资助学活动的人,小到几岁的孩子,大到大学生,从2017年开始,累计资助了6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其实,协会里有很多人都在坚持做公益,但我和他们还是有些区别的,别人做公益,是因为他们的血是热的,我做公益是因为我有个心结”。张杨从事公益活动的故事还要从2007年说起,彼时远赴江西求学的他,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每天放学后都要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天桥上摆摊,靠手机贴膜贴补生活费。
  一次出摊,张杨的东西被来巡查的城管没收了,“你说你好好一个大学生,不好好学习,跑这摆什么摊?”挨训后的张杨委屈得直掉眼泪。“当时城管队伍里的一位大姐蹲下来了,她问我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我就把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跟她说了”。张杨回忆道,正是这位城管大姐的这一问,接下来的几年大学生活,每个月都会收到她的资助。这份恩情,让张杨深深铭记在心。
  2017年,熬过艰难的创业期后,张杨创办的公司业务开始有了起色。“当时我就带上一些礼品和5万元现金去看望这位城管大姐,想报答她当年的资助恩情。”让张杨没想到的是,大姐婉拒了,“你不用谢我,我希望等你有能力的时候,记得去帮他人一把,把这个爱心传递下去。”一席话,让张杨既感动又震撼。这之后,他便成了经开区公益圈里的“熟面孔”:辖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生活没着落,他主动上门,长期进行爱心资助;2014年将公司的扶贫车间建到大别山区,送去更多就业岗位;遇上自然灾害,更是积极地捐钱捐物。

血都是热的 聊公益时一拍即合
  尽管张杨低调做着公益,鲜少在人前露脸,但他的事迹还是慢慢地被传开了,影响到一批有意做公益的热心人士。安徽哈工赢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亚楠就是其中之一。
  2023年初,在经开区团工委的邀请下,张亚楠参与到经开区青年企业家协会的筹备工作中,“就是在筹备期间听说了张杨的资助故事,很感动,也很钦佩。”张亚楠说,在这之前,自己身边也有一些因为爱心资助而改变命运的人和事,内心深处时常会升腾着一团想要帮助他人的火苗,“张杨的故事让我觉得自己也可以”。
  当年暑假,张亚楠资助了一名肥西籍大学新生,每个月给予对方600元生活补助。“他在大连理工大学读书,我们每个月都有交流,他会跟我讲讲大学里的一些困惑和迷茫的地方,我也会把我当年上大学的一些经历分享给他。除了经济上的资助,我也希望能够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他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张亚楠笑着说,这期间,自己收获了很多快乐,“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感觉太美妙了。”
  与张亚楠不同的是,协会会员单位、海拔集团董事长何东在大学期间就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军训结束后,与同学们一起回收迷彩服,售卖款悉数捐给当地的一所小学;大学毕业后,一边创业一边从事公益活动,每每看到救助信息,在核实后都会施以援手。
  “2023年5月,当我们把经开区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起来后,发现不仅仅是张亚楠、何东,这里还有很多热心的企业家们。”据经开区团工委副书记朱丹介绍,当了解到企业家们的需求后,协会专门成立了公益部,并对全区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少年进行信息摸排,梳理登记后,在协会群里发布了待资助的学生简单信息,由企业家们进行资助认领。“第一批信息在协会成立两个月后就发布了,企业家们认领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资助对象会出现几位企业家都想要资助的现象。”朱丹说,自愿认领后,区团工委牵头,组织企业家们实地走访受助对象,目前已有13名大学新生得到长期资助。据统计,协会成立不到两年,已有40%的会员单位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中来。

除了经济资助 也给予爱的教育
  “当时向这个学生要银行卡的时候,他直接发我一张银行卡的照片,还是倒着的。我想想还是给他去了个电话,跟他说说这些社交上的细节”。吴后召,协会会员单位、合肥六道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谈及这两年的资助故事,他直言,除了经济上的资助,自己更注重对受助对象的教育和引导。
  吴后召举例道,资助之初,自己向一位受助大学生要银行卡号,对方直接发来一张照片,还得自己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抄下来。“我当时就给他去电话分享了自己年轻时的一个故事,一个客户让我发一个电话号码给他,我也是没多想就截图发过去了,但后来吃了亏,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知道方便别人也是一种尊重”。吴后召说,对于这些受助学生来说,可能经济资助是刚性的,但是他们还有很多潜在的需求,学校教育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这些很小的细节,希望都能帮助到他们。”
  采访中,朱丹告诉记者,很多企业家责任意识很强,为了能够与受助对象有更多的交流,会按月发资助款,这样在给予经济资助的同时,也会在生活上、岗位实习、就业考研等方面提供各种帮助。
  吴后召的公司与母校安徽大学仅隔一条马路,每年寒暑假都会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实习岗位,帮助大家提前接触社会,尽早了解自我价值。
  “我资助的这位学生刚好是读智能制造专业的,跟我们公司的业务有一定的关联,等他读大二、大三后,会在实习和就业方面给予一些更深层次的帮助,这样或许更有意义。”何东说。

爱的接力 让“心热的活”热下去
  如果说,张杨的故事是一粒火种,影响了一群人,那么经开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就是一支火把,照亮了一群人。这两年,在区团工委的组织和发动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家、社会组织人员、青年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其中,区团工委每年设立专项资金,慰问辖区困境青少年,并链接区青企协爱心企业,对其他困境青少年进行帮扶。联合高校青年学生、企业青年开展“青春自护”“合青护航”“快乐成长”“七彩课堂”等各类公益活动192场。“萤火计划”组织近200名志愿者,开展暖冬行动慰问、“我和我的小老师”之周末课堂等15次活动,对接爱心企业认领帮扶困境青少年80余人……
  “这是一项心热的活,心不热,这些事干不起来”。张杨说,一路走来,自己受到过很多不理解,爱人也曾在想要给家里换一辆车被拒时抱怨道:“你每年帮助那些非亲非故的人花那么多钱,这些钱省下来,不就可以换一辆车了吗?”每每这个时候,张杨都是用行动证明初心:他会在走访受助学生时带上爱人、朋友一起,渐渐地大家也都理解了。
  “张哥,我现在也资助了一个学生,每个月给他200块钱生活费,不知道可少了?”在张杨的手机里还存着这样一条信息,那是他曾经资助过的学生,如今已在上海市工作,有能力的他主动“接棒”,参与到捐资助学公益活动中来。“这也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志愿服务的接力棒在我们每个人手里传下去。”张杨动情地说。
  下一步,经开区团工委将依托辖区企业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批能有效解决困境青少年实际需求的特色公益活动和品牌项目,持续加强与爱心企业间的联系,积极推进“微心愿”“暖冬行动”等项目,加大对困境青少年的关爱帮扶,有力推动全区青少年公益事业快速发展。

企业家们走访核实受助人信息
拟受助学生家庭介绍情况
在区团工委组织下,企业家们开展日常走访

采访札记
让公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啊?这么点小事,还要采访?”采访成行前,负责帮忙联系采访对象的合肥经开区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工作人员不止一次跟记者反馈,企业家们都很低调,“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不足为道。
  采访见面时,吴后召的第一句话也是:“不拍照吧?不要宣传我个人啊。”之后的聊天中,大家都会下意识地强调不要突出个人,“协会里很多企业家都在默默做好事,做公益不是哪一个人的行为。”
  与他们谦虚、低调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在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孩子时的满腔热血:协会群里每次一有倡议活动、资助认领等信息发布时,大家都会第一时间举手报名,手速慢的甚至会“抢不到”献爱心的机会;为了实地走访慰问受助学生,企业家们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开上两个多小时的车赶去;了解到受助人的困难和需求后,会多方帮忙打听、联系……聊到这些事时,企业家们眼里都会迸发出光,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
  “其实大家就是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帮助了别人,我们内心也会很富足”。或许正如何东所说的,在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的当下,力所能及地参与公益服务活动,已成为大家骨子里的善良,成为日常生活里的一部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