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返乡青年干起“新农活”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5-02-28 10:08:03 |
□本报记者 谢婷婷 “晚上好,今天带来的是农村正宗的土猪肉和跑地鸡,没有任何‘科技和狠活’,小黄车链接大家直接去拍,感谢支持!”2月23日晚,当涂县大陇镇麻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一部手机、两台补光灯、一张倒扣水桶支棱起的桌子搭建起了简易的直播间,“兵支书”姚其飞站在屏幕前直播带货。不到10分钟,直播间涌入近百人围观,弹幕不断刷屏,不少农产品一售而空。
随着自媒体热潮的兴起,一批批返乡青年拿起短视频这件“新农具”,投身乡村振兴的舞台,干起了创新创业、文旅融合、自媒体创作以及直播带货等“新农活”,姚其飞便是其中之一。
2014年,“90后”姚其飞退役返乡,“创业不必去远方,家乡一样铸辉煌”的信念让他从菱角种植起步,逐渐升级为菜鱼共生的种养模式,创业致富的同时带动村民就业。近年来,作为村干部的他开始探索运用互联网平台,帮助村民拓展农产品销路。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处处活跃着他和团队忙碌的身影。“你们买了这只鸡,回去尝一下,不好不土包退,可以放心去拍!”他用真诚质朴的话语与直播间的观众互动,直播间的销量也在不断上升。为了吸引直播间流量,他还常常表演吉他弹唱,引来观众的一片叫好。土鸡、芝麻、菱角、草莓……一件件来自麻村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从他的直播间销往全国各地。
让乡村通过流量被更多人“看见”,通过互联网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是姚其飞从事自媒体拍摄和直播带货的初衷。万事开头难,最初因为缺经验、缺人才、缺渠道,他尝试拉着村民一起出镜,喊村里的小伙伴帮忙,动员身边的亲朋助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拍摄接地气的乡村题材,推荐真正原生态的农产品,不仅唤起了观众的乡愁,还引发了更多人对乡村的向往,让他的视频号及直播间越来越火。新的一年,他希望带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上“云通道”,帮助山货出山,为乡村振兴出点力。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