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家校平台助力缓解家长心理压力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玲丽 发布日期:2025-02-26 15:17:30 |
□颍上县第十五小学 张玲丽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该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家长的心理焦虑问题却日益凸显。一方面,家长担心减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另一方面,面对新的教育环境,家长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缺乏科学的育儿指导。因此,如何有效缓解小学生家长的心理焦虑,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依托家校微信平台APP,探索了一系列缓解家长心理压力的策略,为家校共育提供实践参考。
一、宣传“双减”政策的意义和内容
“双减”政策的意义。“双减”政策是国家为减轻学生负担、促进教育公平而出台的重要举措。其根本目的在于打破教育内卷,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兴趣爱好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锻炼,从而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宣传“双减”政策的意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解政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长远目标,从而减轻不必要的焦虑情绪。
“双减”政策的内容。“双减”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要求学校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进行课外活动;二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禁止超标超前培训,减轻家长经济和精神负担。通过详细解读政策内容,让家长了解政策的具体要求和实施路径,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宣传五育融合的政策及意义
五育融合政策。五育融合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的有机融合。这一政策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宣传五育融合的政策,让家长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品格、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培养。
五育融合的意义。五育融合的意义在于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智育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体育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劳动教育则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通过五育融合的实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宣传学校“双减”背景下五育融合的策略和活动
学校策略。在“双减”背景下,学校要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制订并实施五育融合的具体策略。首先,学校要优化课程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考试和排名,增加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课程内容。其次,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体育竞赛、艺术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展特长的平台。第三,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活动。为了有效实施五育融合策略,学校要组织一系列具体活动。例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围绕五育融合的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举办文化节、体育节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体育的快乐;组织劳动实践活动,如校园绿化、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宣传学校“双减”背景下学生发展的成效
学业成绩稳步提升。虽然“双减”政策减少了学生的作业量和校外培训时间,但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未因此下滑。相反,在更加科学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学业成绩也稳步提高。这表明“双减”政策并未削弱学生的学习能力,反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注重五育融合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在德育方面表现出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智育方面展现出更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体育方面增强了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美育方面培养了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在劳动教育方面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价值。这些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校关系更加和谐。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家校合作的加强,家校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增强,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来。学校通过家校平台APP等渠道,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使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配合学校进行家庭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在“双减”政策下,学生不再被繁重的作业和课外培训压得喘不过气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体育活动和社交互动。这种转变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还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家校平台提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社会反响积极。 “双减”政策及其配套措施的实施,不仅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双减”政策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有利于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家校平台作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桥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缓解家长心理焦虑、促进家校共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缓解小学生家长心理焦虑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通过家校微信平台APP等渠道的助力,有效宣传“双减”政策的意义和内容、五育融合的政策及意义、学校“双减”背景下的五育融合策略和活动以及学生发展的成效。这些措施缓解了家长的心理焦虑情绪,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教育环境的改善,深化了家校合作机制建设,创新了家校共育模式和方法手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大力量。
(备注:本文系阜阳市2024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缓解小学生家长心理焦虑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号FJK24098。)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