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一线 感受城市发展脉搏 让青年在城市更有幸福感 助力“青年夜校”从社区破土 把非遗文化传给更多青年人
11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1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16期  下一期
让青年在城市更有幸福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徐帆 储明熙 发布日期:2025-01-24 12:58:27

报道日期:2024年11月15日《团巢湖市委三张清单服务“两企三新”领域青年》

受访人:宝玛克(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团支部书记  史家森

  青年就业、专业成长、生活需求……回首 2024 年服务青年的点点滴滴,宝玛克(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团支部书记史家森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动人故事,一幅青年与城市共成长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巢湖之畔,宝玛克(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正悄然成为青年人才的温暖港湾。
  为助力青年人才就业,同时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史家森在公司的支持下,主动与团巢湖市委对接协调,开展“巢青促”就业专场直播招聘活动。帮助公司人力专员精心摸排百余个紧缺岗位,通过直播带岗的方式,让青年可以足不出户掌握企业的招工动态和薪资水平。在2024年5月的直播活动中,便成功帮助67个青年找到心仪岗位,为他们开启了在巢湖宝玛克科技的职业之旅。
  “这一年,团巢湖市委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始终把企业青年的实际需求摆在突出位置。”史家森说,作为一家聚焦钢铝镁轻量化领域的企业,宝玛克(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是巢湖市引进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为服务企业人才需求,团市委组织开展了“菁英归巢 青创未来” 等系列活动,在外的巢湖籍大学生实地参观走访宝玛克科技公司。不仅让在外求学的巢湖籍青年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也吸引了更多的青年人才回到巢湖市,为企业发展优化了人才结构,同时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为巢湖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此外,为加强企业团组织建设,提高青年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宝玛克科技打造了集工作、休闲、学习于一体的宝玛克科技青年之家,目前已开展读书会、青年员工座谈会、技能培训课程等主题团日活动累计40余次,覆盖青年职工580余人次。据史家森介绍,于工作而言,忙碌一天后踏入青年之家,舒适的沙发、温馨的灯光,瞬间让人卸去疲惫,为紧张的职场节奏按下舒缓的暂停键;于休闲而言,每逢佳节,特色庆祝活动更是将欢乐氛围拉满,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传统习俗与现代欢乐交织,员工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于学习而言,这里仿若一座知识宝库,专业书籍琳琅满目,涵盖公司业务各个领域,员工随时能深入研读,提升专业技能。不同部门员工思维碰撞,为攻克工作难题、探索创新路径提供灵感源泉。“青年之家已然成为员工心灵的栖息地、成长的助推器,让每个青年真切感受到公司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坚定了他们扎根巢湖市、携手公司奋进的决心”。
  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宝玛克科技团支部积极配合公司“教练计划”战略。去年3月,第一届 “教练计划” 正式启动。在团支部的协助下,有良好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技术专家或资深管理者与青年员工签订“师徒带教”协议,在工作中对培养对象进行个人职业发展、岗位技能、价值观、企业文化等方面指导和培训。学员们在教练的帮助下,不仅提升了工作素质和能力,还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缓解工作压力。同时,公司重点打造的 “宝玛克科技大讲堂” 也为青年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团支部积极组织青年员工参与大讲堂课程,公司领导及各级管理者、技术专家等纷纷登台授课,与专业技术和操作人员探讨如何成为公司需要的人才,分享阅读心得和工作经验等。除了现场讲演,授课人员还会将授课资料分享到公司共享平台系统,供全体员工学习。
  “我们很欣慰,通过这些努力与关怀,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员工在巢湖市找到了归属感和奋斗的动力”。史家森直言,未来他们将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更多属于自己和这座城市的美好未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