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米豆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胡革 发布日期:2024-12-30 11:10:02 |
□胡革 尽管形似“十月寒”,甚至和豇豆是同一科属,但与柔姿嫩腰的本家兄弟姐妹们相比,米豆却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
幼苗时,米豆和所有的豇豆属的家族成员几乎长得一样。实际上,在它们结荚前,清一色遍地蔓延或者遇架上爬的藤本,椭圆菱形的绿色小叶,浅绿色花萼,黄白相间的粉色花瓣,如果不是多年侍弄它的老农或者研究它的专家,是很难把它们区分出来的。
豆角也好,“十月寒”也罢,它们初生的豆荚总是淡绿色,略带一点鹅黄,而米豆的豆荚一开始就是黛绿色,像江湖老大那样藏青着脸,凝重中透着威严。
随着豆荚长大变粗,倔犟的脾性开始渐现。豆角和“十月寒”的豆荚,无论怎么生长,哪怕表皮已经起皱,荚肉开始松弛,只要荚未老皮未黄,荚果都会像捻就的棉线,可以随意卷绕曲而不受损。但米豆则不然,籽粒尚未饱满,躯干就已坚直挺拔,容不得丝毫弯曲,大有“宁折不屈”的气魄。
豆角和“十月寒”荚软柔嫩,自然深得人的芳心,在它们荚肚还没有微露时便迫不及待地采摘下来,或切段干煸,或剪丝热炒,连豆带荚一起入口,享受的就是荚皮的清爽和荚肉的软绵。而米豆成型后的豆荚,由于荚肉里木质纤维含量高,犹如塞满棕毛,荚壳坚实僵硬,虽然抵挡不了牙齿的切磋,却深受舌尖和唇颚的厌恶。即便勉强咽下,也会遭致胃的强烈抗议。要知道,和牛不一样的是,牛有四个胃,无论如何粗糙不堪的食物,牛即便一时消化不了,但一旦有空,它就会把这些纤维混合物在不同的胃之间反复翻腾着,直到能消化为止。而人只有一个胃,根本不可能有反刍的机会。
但人类的不爽,却给了米豆暂时逃生的机会——它可以活得更久一些,至少不像豆角和“十月寒”那样还未成年就丧失了成长的机会。
但这样的脾性防得了初一,却防不了十五。偏好鲜嫩豆荚的人们并不放过最有营养的豆实。完全老化的豆实都坚硬无比,除了爆炒或者浸泡后焖煮或者干脆碾成豆粉,人类还没有找到其他直接食用的方法。而如果还未成熟,豆实干瘪水渍不说,由于缺少营养,吃起来也是寡淡无味。而刚熟未老时的米豆,尽管豆荚已硬化塑形,但豆实珠满玉圆,水灵剔透,丝毫没有老之将至的质感。
这个时候的米豆,全部的营养都输送到了豆实里。剥开豆荚,一排饱满圆润的豆实便如同刚出水的芙蓉,虽然还有点贪恋不舍,但瞬间便弹出了抚育它们的荚壳,迫不及待地落入人的掌心。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