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海归”硕士子承父业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理想 徐徐等 发布日期:2024-12-30 12:03:49 |
第七届桐城市经济新闻人物 余方琴 “海归”硕士子承父业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2024年,我站在桐城这片家乡的土地上,心中满是感慨与感激。作为海归硕士,我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回到家乡子承父业,这是我回来的第6年,投身于薄壳山核桃的种植、研发、创新、销售事业,用科技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所在的富美达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解决120多个留守农民就业问题,年发放农民工工资260多万元,增加区域内农民人均年收入2000元以上,其中带动低收入农户30户,最高每人每年拿到三万多元收入。我们积极参与安庆市“摇钱树工程”,利用村庄四周资源,创建村企共建模式,以村庄整治为契机发展碧根果产业,破解用地瓶颈,做到群众不出钱、企业不贴本、村级有收入,打造增长可持续的乡村振兴示范新产业。目前我已推动39个村开展“摇钱树工程”,几千户村民房前屋后种植薄壳山核桃高标准营养钵苗4万多棵,长势良好,效果明显,2025年计划持续供苗3.5万棵。
我深知,要想让碧根果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于是,我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引进先进设备,建立温室大棚系统,优化水肥管理,确保每棵碧根果苗都能茁壮成长。我们还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新品种,提升果品质量,延长产业链,打造品牌效应。在这一年里,我们引进了冷藏储存设备,设计了精美的产品包装,研发了10款碧根果系列产品,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获得广泛好评。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