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四季”中的宣州人才工作路径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宇瑶 发布日期:2024-12-30 11:51:27 |
□团宣城市宣州区委书记 张宇瑶 四季更替,对于宣州共青团来说,人才工作也有“四时”,核心就是贴合青年发展的需求适时适度开展对应工作,形成完整的引、育、留链式工作模式。
冬至,思乡之际,团区委为返乡学子献上“家乡味”,以“返家乡的第一碗小菜面”活动为引领,结合“暖冬行动”春运志愿服务活动,将我区人才新政以及返家乡实践活动的宣讲台搬到了宣城高铁站。大学有春招,我们也有“春游”,团区委通过“高校行”组织大学生来宣开展大区域调研实践活动,运用好各乡镇不同资源禀赋联点共建,形成从研发、制造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形成认知实践闭环,为我区重点产业输送针对性人才。仲夏,8000余名学子,200多所高校团队在宣州区开展“三下乡”活动,既有“诗山鳄湖”这样寓教于乐的山水体验,也有皖南花鼓戏、宣笔等艺曲人文的“非遗”研学。丰收之秋,这里不仅有大学生就业帮扶,一场“和美乡村·家门口的村晚”让青年学生的精神风貌与田间地头同“屏”共振,也通过青年人才趣味运动会这样的有益活动让青年感受宣州温度。
一年来,不变的是“团聚宣州”的强劲动能,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12个系63个班级团支部,与宣州区12个乡镇(街道)、73个村(社区)结对共建,在校大学生积极主动向村(社区)报到,在理论宣讲、文明创建、“公益小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和社区基层的“双向奔赴”。
回顾2024年成果,不难发现人才从来不缺“唱戏”的功底,缺少的是地方对青年提供全面充分发展的“舞台”。2025年,团区委将在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框架下不断完善服务链条,将青年的兴趣点转化为工作的落脚点。团委搭台,人才唱戏,相信在宣州的土地上会有更多的人才唱出生活、唱出青春。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