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火焰生生不息 三个“引领”筑牢青年思想根基 大道至简 实干为要 守正创新点亮思政之光 光荣既往事 奋力谱新章 立现实 讲方法 筑梦笃行 传承信仰
03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1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10期  下一期
立现实 讲方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方晟 发布日期:2024-12-30 11:04:49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方  晟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思想引领的重要性。我所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我在课程伊始就和学生们强调:“现今,传授知识的专业课程有很多,而我的课程重点在于讲授方法,形成新时代大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学期,我教授的是新能源和集成电路专业,鉴于他们工科学子的特点,我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原理引导和讨论,鼓励学生们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组织过“新质生产力与新能源专业的联系和发展”“集成电路专业与我国生产系统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主题讨论,让学生们在小组学习和案例分享中,结合自身专业,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洞悉当下的形势与政策。此外,我还引入了案例教学法,选取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生动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在实践中学习原理,与时俱进,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政治素养。
  思政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环节。新的一年,我计划秉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思想引领,引入更多实践教学环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翻转课堂、讨论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特别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论的力量,立足安徽省的新发展、新情况,抓住契机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