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02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1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10期  下一期
思政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慧 发布日期:2024-12-30 10:56:58

  2024年,我们看到了思政教育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我们见证了思政理念在各行各业中落地生根,激发出创新创造的无限活力;我们感受到了思政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蔚然成风,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每一篇报道都是一段故事、一份感动、一种力量,照亮前行之路。

★ 燃理论之炬 ★
  共青团中央于2023年9月发布了关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通知。为响应号召,本报特设团员青年主题教育专栏,以“理论武装”为重点,为团员青年提供精神滋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群众性活动的组织机制,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今年1月10日,本报邀请教育一线工作者,深入探讨如何精准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引。3月18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五周年,本报于3月29日分享了部分高校共青团在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新思路,以资借鉴。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考察安徽,其重要讲话精神在我省激起热烈反响。本报特邀凤阳县小岗村团委书记袁肖等基层团干部,就如何立足岗位、高举创新旗帜发表感想,以激励更多青年奋发有为。
★ 践信仰之光 ★
  为什么思政教育有时会被喻为“催眠曲”?为什么要用剧本的形式进行思政教育?为什么不选用市面上已有的剧本?剧本的教育目的性很强,会不会让年轻人抵触和反感?1月18日,《剧本里的思政课》全面回答了以上问题,呈现了思政教育“出新”更“走心”的形式。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本报于10月9日刊发了《一堂国旗下的思政课》,淮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带着千余名师生在国旗下感悟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针对新时代的青年学习时间、地点不一致性的难题,12月6日《“小圆桌”让理论学习活了》报道的“小而精”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破解之道。民族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12月11日,《从“云端”走进“心底”》一文讲述了舒城第一中学同新疆皮山县高级中学联合开展思政课线上教研活动,展现了以学促思、以教促融的有效形式。
★ 聚信仰之力 ★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五年来,我省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探寻提高思政课吸引力的根本路径,擎信仰之炬,育时代新人。3月27日《思政树人》专刊就党的创新理论如何讲深讲实、专业课如何上出思政味、思政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思政课教学如何创新等具体问题进行挖掘和报道,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感受思政树人的魅力。
  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2025年,我们将一如既往聚焦思想引领,关注如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关注如何教学相长;关注如何在实践中育人,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黄慧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