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组织建设 提升青年幸福额度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0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08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团组织建设 提升青年幸福额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明哲 沈思佳 发布日期:2024-12-20 10:53:28

  编者按  “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怎么有利于做好工作、就怎么建组织”“探索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指明方向。团淮北市杜集区委聚焦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健全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组织体系为着力点,打通联系服务青年的“最后一米”。


  动感的音乐、带着节奏的步伐……推开舞蹈室的门,学员们在舞蹈老师的带领下从基础步伐到动作,连点成线,开始一场活力奇妙的舞蹈之旅。在淮北市杜集区“青年夜校”的爵士舞课上,老师的鼓励使大家紧张的身体松弛了下来,在欢快的气氛中,舞蹈教室的快乐情绪越来越高涨。
  “这两小时的学习,真是流了不少汗,体会到了爵士舞的魅力!”课后一位学员开心的说,此次“青年夜校”圆了自己一直以来想学习爵士舞的愿望,更是一个展示自我、释放热情的平台。
  充满趣味又让人满含收获的青年夜校课堂是团淮北市杜集区委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引领凝聚青年的一个个缩影。“青年哪里有需要,团团就在哪里”,今年以来,团杜集区委持续扩大团组织覆盖面,坚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大力推动“两企三新”团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通过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青年夜校”的爵士舞课

“青春网格”激发社区新活力
  “安徽省城市基层党建省级示范社区”“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安徽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安徽省卫生社区”“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第十六届淮北市文明单位”“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市新时代志愿服务大赛优秀奖”“集体经济发展强村(社区)”……由后进跃为先进,经过共同努力,博庄社区一跃成为各村(社区)争相学习的先进社区,成为全区乃至全市闻名的优秀社区。
  近年来,博庄社区坚持党建带团建,以“青年阵地”建设为引擎,以“青年社团”为基点,以“青春网格”为载体,探索“青春共治”模式,积极打造“活力新青年”团建品牌,推动青年融入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大局。
  博庄社区老村庄拆迁,翰林苑小区办理房产证,小区内绿地维护以及社区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纠纷、施工纠纷等,大大小小的矛盾30余起都经由永春调解室调解过。日前,博庄社区团支部组织蜂巢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走进老党员博永春的家中,开展“对话老党员 成长新青年”主题活动。博永春退休前是博庄社区调委会主任,为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服务,博永春在社区的帮助下成立永春调解室,风趣幽默的调解方式深受群众欢迎。
  以青年需求为导向,细化提升社区原有青年组织,博庄社区按照青年特长、爱好,组建蜂巢志愿服务社团、蓝鲸义务消防队、萌芽社等团属青年组织五个,通过团支部引导,结合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社区青春行动,切实让社团融入到社区治理中来,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同时,社区建立“社区+网格+楼栋”三级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网格化组织体系,实现组织进楼,服务到家。完善“社区吹哨、团员报到”的工作机制,组建一支有情怀、有精力、有能力的“活力新青年”队伍,广泛动员团员在社区亮出身份、参与活动,展现先进性。健全完善“1+4+N”工作机制(1:社区团支部;4:团员、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区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4支青年力量,N:N个青年社团)汇聚青联委员、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力量,鼓励青年积极融入社区治理,打造各类青年群体积极参与的服务型“青春社区”。创新实施“安全家园行动”,推行“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守一年”青年夜间巡逻计划,积极维护社区安全。

“青‘新’关爱 ‘团’聚力量”公益观影活动
团杜集区委召开年中工作交流暨基层团组织观摩会

“团”聚力量引凤栖“梧桐”
  在杜集区梧桐村梧桐谷,通信信号问题一直备受群众关注。这里是淮北市东部的旅游景点和打卡地,每天游客甚多,由于信号不灵,游客与外界沟通存在一定困难。
  孙召是梧桐村党总支副书记,他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建成信号塔,有效解决梧桐谷内信号弱的困扰。在梧桐村“两委”换届中,5名40岁以下青年进入“两委”班子,在“两委”成员中占比72%。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杜集区“七彩周末”公益课堂开课,在梧桐村小课堂上,青年志愿者带领大家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用歌词中描绘出的景象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通过手工创作呈现出自己眼中的春景是什么样子。
  围绕青少年多元化需求,团杜集区委打造“梧桐树下启梦家园”留守儿童之家、青年运动史长廊、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等阵地,常态化开展“七彩周末”公益课堂、青少年维权、心理辅导等活动。同时组织开展“圆梦大学公益助学”活动,资助高考优秀学子47人。
  2.5亩山地种植中药材白术,成功为村集体增收6万余元。看到中药材种植的巨大潜力,孙召决定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多次前往亳州市学习考察。回到村里后,孙召组织村民先后种植了薄荷、白术、丹参、白芷、紫苑、牡丹等多种中药材达110亩。通过严格科学管理和养护,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预计中药材可为村集体创收达60余万元。
  梧桐村始终将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为高校学子开展社会实践提供渠道和平台。梧桐村谋划打造梧桐非遗文创工作室、梧桐“乡创客”创意空间等,积极号召青年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组织驻淮高校大学生开展青年学子看家乡活动,引导更多青年扎根基层。组建青年和团员微信交流群,成立梧桐村青年议事小组,引导青年做家乡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监督者。

青年悦享型商圈引领“青”风尚
  “干什么都不丢人,什么都不干才丢人”。《逆行人生》电影中说,“逆风前行的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一个五星好评”。8月31日,团淮北市委、团杜集区委联合吾悦广场星轶影城共青团影院组织开展“青‘新’关爱 ‘团’聚力量”公益观影活动,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员、自媒体工作者等共计70余名新兴青年群体及子女参加。
  位于杜集区内的新城吾悦广场利用星轶影城外溢效应,联合团区委打造淮北市首家“青年之家共青团影院”,定期组织商圈及周边的团员和青年开展红色观影活动。
  “这里能休息、喝水、充电,还有微波炉可以热饭菜,就是我们另一个小家。”一位外卖小哥说道。新城吾悦广场位于商圈人流集中区域,周边从事户外作业的环卫工人、快递员、送餐员等较多,团区委建立暖“新”驿站,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避暑取暖、饮水就餐、充电热饭等自助服务,让新业态青年主动从“服务提供者”转变为“被服务对象”。驿站内除日常饮水、休息、取暖纳凉、图书角、 应急药箱、便民工具箱、手机充电等服务外,还不定期举办送法律、送清凉、送温暖等多种活动。
  为方便青年创业提供平台,团杜集区委联合吾悦广场团支部打造青春市集,为创业青年提供50多个免费摊位。组织开展大学生音乐节、播电商文化节、相亲交友大会等,为青年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吾悦广场团支部采用“1+3+4+N”的工作模式,围绕1个商圈、坚持3个聚焦,引领青年、服务商户、回馈社会;围绕4大方面——“青品牌”“青阵地”“青服务”“青文化”;办好N个活动,持续打造青年喜爱的饮食、文化、生活等消费场景,提升吾悦广场的“活力值”和“引力值”,打造青年悦享型“青春活力商圈”。

“四心”团支部 传递青春正能量
  安徽省科技成果12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外观专利1项。参与安徽省新产品1项“局限空间吊挂式液压校正器”;第十三批“555”产业创新团队一员;2020年淮北市重大专项项目(散状物料智能输运装载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主要负责人;2023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要参与者……刘磊现为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经理,自2017年进入公司以来,他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技术,每一项成果都是他和团队辛勤投入的成果。
  公司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加入,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号岗手”等“青”字号品牌创建,常态化开展“金点子”“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在企业内部营造崇尚知识、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公司现有职工118人,团员青年79人,在2023年度公司表彰中,有60%的团员青年被评为优秀员工、技术强将。公司先后荣获“高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安徽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荣誉19项。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团支部以服务青年、服务企业为宗旨,打造“守初心”“聚青心”“修匠心”“赢民心”“四心”团支部,提高青年员工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公司团支部聚焦青年最紧迫、最关切的需求,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开展“我为青年办实事”,收集梳理青年思想、工作、生活状况问题清单,帮助青年解决婚恋交友、住房保障等,让外地青年感受到家的温暖。以党员、团员为骨干,成立“四季青”志愿服务队、青年突击队,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文明创建、敬老扶困等志愿服务活动中。
 
□本版稿件由张明哲、本报记者沈思佳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