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在追梦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徐 发布日期:2024-12-20 10:56:53 |
本报记者对话皖籍“中国当代徐霞客”汝志刚 巴基斯坦时间7月28日上午10:00,皖籍“中国当代徐霞客”、三次登顶“珠峰”的汝志刚,登顶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成为第一个登顶乔戈里峰的安徽人。近日,本报记者联系到汝志刚,对他进行了专访, 本报记者:您已经登顶了三次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为何还要去攀登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呢?
汝志刚:对我来说,攀登世界第二高峰确实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不过从登山生涯角度来看,我现在身体状态是非常好的,攀登时机是最合适的,如果今年不登,以后再想去登就不太可能了。
另外前几年我开展了“重走丝绸之路”活动,一直在记录沿途的地理地貌与文明文化,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属于喀喇昆仑山脉,位于中国和巴基斯坦边境,其在丝绸之路上不仅是重要的地理坐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我前阶段去攀登乔戈里峰,也是向历史上连接中西方文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汉代张骞致敬!他们不畏艰险、敢想敢干、勇于追梦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攀登乔戈里峰也是我“重走丝绸之路”活动的一部分。
在攀登乔戈里峰的过程中,我也像攀登“珠峰”一样,沿途进行了公益宣传。
本报记者:您第一次去攀登珠峰是在哪一年,当时发生了哪些故事?
汝志刚:我是在2019年第一次去攀登珠峰的,从尼泊尔南坡一侧,当年遇到了历史上攀登珠峰最拥堵的一次,一共遇难了9个人。在海拔8800米的希拉里台阶,拥堵了上百人,数个小时不能动弹,我想当时如果下起大雪、刮起大风或者发生地震,那就无法生还了。在一片倾斜的冰壁上,我无助地蹲在那里,时间一长我腿麻了发生了滑坠,幸好向导一把抓住了我,否则我就会掉下万丈深渊!
在下撤时我还掉进了冰裂缝里,幸亏被绳索拉住了,掉得不深,我自己慢慢爬了出来。
本报记者:能够一次攀登珠峰成功,已经是许多人难以实现的梦想了,您为什么还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登珠峰的行动呢?
汝志刚:作为珠峰攀登者,如果从尼泊尔南坡一侧和我国西藏北坡一侧都能登顶珠峰,显然这是比较圆满的,也是每个珠峰攀登者的梦想。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2020年又从北坡攀登了,并且登顶。那年运气确实非常好,赶上疫情防控第一年,没想到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了我们的攀登申请,而且后面国家还宣布要在当年开展珠峰高程重新测量的活动。那年为了配合高程测量活动,华为公司和中国移动在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海拔5800米的过渡营地、海拔6500米的冲刺营地建了数个基站,因此沿途信号非常好,甚至可以在顶峰8848米直播。我也是在那年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短视频开展直播活动的攀登者。
第三次去攀登珠峰,主要还是我想去攀登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但是没有企业负责人会对“第二”高峰感兴趣的,赞助比较难谈。因此想把珠峰拉进来和乔戈里峰一起打包谈赞助,这样攀登乔戈里峰的费用才有可能解决。
在这个前提下,我想着既然又要攀登珠峰,就要实现全方面价值。因此我带了数张跟祖国、家乡有关的横幅。比如“青年强则国强 敢想敢干 勇于追梦”横幅、中国当代徐霞客理念横幅“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及“大美安徽 迎客天下”等宣传横幅。
我快40岁了,想抓住最后的青春尾巴,在世界之巅向全国青少年讲一段鼓励的话,我想这样的第三次攀登对我来说才是有意义的。最终我都实现了,感谢珠峰母亲的三次接纳!
本报记者:三次成功登珠峰,给您带来哪些荣誉和成就?
汝志刚:三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我是安徽省首位也是唯一一位从南北坡双登珠峰的攀登者,也是中国首位获得三个不同珠峰高度证书的攀登者。这三本证书非常具有攀登纪念价值,他们见证了一个普通人奋斗的历程,也展现了中国人、中国青年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
我成为了中国户外运动启蒙者之一,也是全球第一个用短视频和直播记录了珠峰攀登整个过程的攀登者,所拍视频全球播放近50亿次,创造了热搜,第一次把真实的珠峰以及珠峰攀登运动推送到大众面前。另外我还获得“国家健将”称号,攀登珠峰与弘扬中华文明的经历也帮助了我获得“中国当代徐霞客”的称号。
本报记者:这些年,您都参与过哪些公益活动?
汝志刚:从2019年开始,每年我都会有一些捐助,我资助过尼泊尔南部地区受到洪涝灾害的当地民众,资助过退役的前国家残疾人运动员,也资助过一些登山者,帮助他们实现攀登的梦想等。
在世界各地的旅行探险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我一直在弘扬中华文明,宣传中国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以及宣传各地文旅、宣传推广家乡农副产品等,比如我开展的“追梦人汝志刚走进学校、政府部门”公益讲座,以及邀请“中国当代徐霞客”“珠峰攀登者”走进新疆阿克苏地区、安徽安庆天柱山等,助力乡村振兴、文旅推广等公益活动。
我近期策划开展的“汝志刚对话中国100位探险家”直播活动已经开展了四场,该活动是结合着助力乡村振兴,为家乡农副产品公益直播带货开展的。我与家乡利辛县签署了公益直播带货合同,并不收取任何直播推广费用。
尽管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随着我个人的不断发展,我会更加有能力参与到更多的社会公益事业中去,公益活动的效果与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本报记者:您一直在路上的动力是什么,是如何将一件件事做成的?
汝志刚:“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我多年能坚持在路上的根本动力。我会想象着一年后的我、三年后的我、五年后、十年后甚至老了之后的状态是什么样的?那种状态就是我所期待的。而这种期待恰恰就是要通过把眼下的一件件事做好、做成功而实现的。这种期待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成了根本动力。
在我看来做好事,决心、勇气、毅力、信心缺一不可。第一我们要有做事情的决心,一旦决定了,就不要轻易动摇;第二光有决心还不够,得有实践,所以还得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有勇气迈出这一步;第三做事可能会碰到各种困难、挫折,这时候不要轻易放弃,一定要有坚持下去的毅力;第四一定要有把事情做成的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本报记者:您想对广大读者和有志于攀登珠峰的朋友们说些什么?
汝志刚:人生中走过的每一步都是算数的。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不断走向巅峰,走好人生每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人生无极限,人生无巅峰。不要去给自己设限,不要小瞧了自己,其实每个人潜力是无限的,只要创造条件把它发挥出来就行。
鉴于各方面原因,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但是每个人都要学会攀登自己心中的珠峰。心中的珠峰是什么?它就是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碰到的困难、挫折、困惑、迷茫、困境等,我们要勇敢面对它、战胜它,不能轻言退缩和放弃。有梦就去追,不能让它只停留在想的层面上。
对于未来的珠峰攀登者,我想说攀登珠峰是项非常危险的运动,我在过去五年里攀登了三次珠峰,南坡和北坡两侧一共遇难了32位珠峰攀登者。想要攀登珠峰就不要好高骛远,要严格训练好体能、练好技术;同时要科学系统地认识理解登山运动,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
尼泊尔珠峰南坡希拉里台阶(海拔8800米)大拥堵
尼泊尔珠峰南坡1号营地(海拔5800米)
汝志刚2023年5月在珠峰之巅(海拔8848.86米)寄语青年
汝志刚在珠峰之巅宣传美好安徽
汝志刚获评“安徽文旅海外宣传推广使者”称号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徐徐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