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红”让城市更温暖 王立昆:点亮微心愿 燃起希望之火 阳思俊:做一株被需要的向日葵 胡兴:志愿服务是一份爱的事业 储晓云:哪怕是微光也要照亮他人 秦琴:在奉献中收获珍贵的信任
02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0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02期  下一期
秦琴:在奉献中收获珍贵的信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陈子馨 发布日期:2024-12-06 09:55:20

  “整天乐呵呵的,待人有礼貌还有耐心”“别的年轻人不想干的事,她都抢着做……”一说起芜湖市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秦琴,社区老人们便开始了各种海夸,藏不住的欢喜和满意。

  “从小时候记事起,我就是这个性格,就喜欢帮助别人”。性格大大咧咧的秦琴回忆道,大学时,自己随学校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开展公益活动,虽然只是陪老人们谈谈心、协助他们进行日常活动,但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让她真实感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次经历让秦琴与志愿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更让她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小小努力,也可以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2021年,她加入芜湖市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始向更多的人伸出援手。
  沈爷爷是一位独居、高龄老人,因身体原因几乎无法自理。秦琴和团队了解到他的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不仅劝导和帮助他顺利搬入了养老院,还持续提供了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关怀。从未入院前的日常药物购买,到联系附近药房建立稳定的送药机制,再到入院后为他添置衣物、陪同他办理银行业务、选购手机等,让沈爷爷在新的环境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便利。
  “有一次,看我拿着他需要的药出现在家门口时,他像个孩子一样挥舞着双手”。秦琴说,这些美好的瞬间不仅让自己收获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温情,也让自己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个小确幸。
  这些年,该机构已累计开展了950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长小时以万计,服务群众达6万人次。送去服务的同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团队先后获第十二届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安徽省“优秀社工机构”、芜湖市“5A级社会组织”等称号。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陈子馨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