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红”让城市更温暖 王立昆:点亮微心愿 燃起希望之火 阳思俊:做一株被需要的向日葵 胡兴:志愿服务是一份爱的事业 储晓云:哪怕是微光也要照亮他人 秦琴:在奉献中收获珍贵的信任
02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0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02期  下一期
储晓云:哪怕是微光也要照亮他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陈子馨 发布日期:2024-12-06 09:54:59

  “谢谢晓云,让我们这些老人在异地有种被关心被重视的感觉,有你真好”。时隔九年,志愿服务对象的一句话时常会在芜湖市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储晓云的耳畔回响,是肯定,也是一路走来的动力。

  2015年夏天,储晓云从淮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同年10月,她协同所在社区开展面向外来长者融入活动,负责方案制订、物资采买及活动统筹执行等流程。“活动结束后,一位阿姨对我说了这句话,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义,也让我真切感受到社会工作是值得坚持的事业。”储晓云回忆道。
  2018年,储晓云加入了芜湖市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六年来,先后参与和统筹执行小候鸟社区家园建设项目、“彩虹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一封家书”困境儿童关怀、“童成课堂”儿童性教育普及和“我们陪您过生日”为老服务、社区失能长者入户陪伴等志愿服务活动。
  犹记得刚参与“彩虹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项目走访时,一位老人的儿子儿媳因为犯罪入狱服刑,70多岁的老人独自照顾3名幼小的孙子孙女。“她看到我们进门的一瞬间就低头哭了,说自从家里出事以来,很久没感受到爱。”储晓云动情地说,即使见过各种志愿服务的场面,但那一刻自己还是感触很深,事后大家都竭力帮助他们一家链接社会资源,包括爱心人士慰问、政府补贴申请等,“哪怕是给他们带去一点看得见的微光也是好的”。
  2023年,秉承着“每个孩子都应该享受全面爱的性教育”理念,储晓云带领团队聚焦无为市、南陵县乡镇区域学校、社区开展性教育志愿服务推广,通过培育性教育知识普及志愿者和志愿授课活动,提升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截至目前服务人次达3100人次。
  九年里,储晓云一直坚守在志愿服务第一线。“累是真的,快乐也是真的。”储晓云微笑着说。2022年,储晓云获芜湖市民政局第二届“大江优秀社工”称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