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引领行知路 汪紫军:打造“3.0版”乡村寄宿制学校 朱建华:学陶践陶无止境
06版:红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900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900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汪紫军:打造“3.0版”乡村寄宿制学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王政善 发布日期:2024-12-04 10:24:07

汪紫军(左三)和学生一起运动会入场

  1993年从教至今,汪紫军一直坚守乡村教育。31年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始终怀揣一份热爱,全身心投入乡村教育,尽己所能地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帮助他们茁壮成长、实现梦想。因为,在他心里,始终对乡村学生的成长充满期待,对乡村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
贫瘠的土壤绽放花朵
  “教育是乡村的未来,大山里也能上好学”。2007年8月以来,扎根乡村教育的汪紫军陆续担任歙县多所乡村学校的党组织书记和校长,现任歙县森村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从教31年,汪紫军给学生们上化学课、道德与法治课,哪里任课教师缺位了他就补哪里,只要有时间便会随机“钻进”某个教室听课。寒来暑往,刮风下雨,他坚持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进行国旗下讲话,给全校学生上大思政课。尽管工作繁忙,但他格外珍惜每次和学生以及家长交流的机会,希望“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023届毕业生晓军(化名),父母离异后分别组建了新的家庭,跟随年迈的爷爷生活。晓军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十分喜爱运动,多次获得学校运动会短跑冠军。汪紫军了解情况后,找来体育教师商量,决定从体育上助力晓军成长。鉴于晓军的体格和爆发力较好,汪紫军和体育教师建议他锻炼举重项目。当他在训练过程中感觉到辛苦和压力时,汪紫军和体育教师会找他谈心,帮他疏解情绪,给他鼓励。功夫不负有心人。晓军不断在全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及省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性格也变得更加阳光、自信。
  最近,一对父母离异的双胞胎兄妹走进了汪紫军的视线。去年暑假,抚养妹妹的母亲联系汪紫军,说自己生病想要将妹妹转到学校和哥哥一起上学,交由父亲一并照顾。汪紫军在介绍了学校寄宿管理和转学的相关事宜后,找来一家人商议,并帮助开通了“绿色通道”,让兄妹俩在校园里重逢。“目前,兄妹俩就读七年级,均有很好的运动天赋,是我校参加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会的运动员。”汪紫军告诉记者。
  “在我看来,教书育人有着更为广阔且深刻的内涵,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将目光投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对于在体育方面有天赋的学生,汪紫军没有因为学业成绩而忽视他们的特长。他明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为这些学生创造发展体育才能的机会,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追求卓越。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怀与耐心。他深知这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与挑战,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陪伴,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高分学生,更是要培养有道德、有责任感、能够适应社会并且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汪紫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多元发展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让乡村贫瘠的土壤里绽放出芬芳各异的花朵。
大山里也能上好学
  2017年11月至2021年7月,汪紫军来到歙县森村中心学校的四年间,被他称为“森村2.0时代”。他在已有的基础上接棒奔跑,积极探寻学校新的生长点和创新点。他以“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为契机,成立专班,攻坚克难,首创首成,打开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同时,远赴衡水学校考察学习,提出了“多彩教育、有效课堂、精细管理”的理念,同时将视野放宽,努力建设“正气而有生命力的课堂、正义而有爱心的食堂、整洁而有文化的校园,培养习惯良好且有灵气的学生”,聚力把学校办成“陪伴一生的精神家园”。
  2021年8月至今,汪紫军称之为“森村3.0时代”。2021年8月24日,《歙县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试行)》印发,同年8月26日授牌,歙县森村教育集团正式成立。根据歙县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将该县邻乡的小川、小洲两所中心学校初中部就近平移歙县森村中心学校,组建歙县森村教育集团,实行“10+4”(10天在校学习,4天在家休息)的寄宿制管理。三年多来,歙县森村教育集团充分发挥集团总校的优质资源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激发各成员校的办学潜能,彻底解决小川、小洲中心学校生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科不配套等问题,实现了“1+1>2”的效果。
  “山区寄宿制集团化办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提出和成立是伴随着歙县集团化办学大潮应运而生的,歙县森村教育集团的组建更是歙县山区寄宿制集团化办学的一个缩影。老实讲,这三年多是我和学校共同度过的十分艰难且压力很大的阶段”。采访中,汪紫军告诉记者,仅最初如何将分校的初中学生和部分教师集中到总校就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三年多中,汪紫军带领学校迈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积极推行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体验和发展机会的“多彩教育”,犹如春风拂过荒芜的田野,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无限的可能。
  “山区寄宿制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工程,它更是新时代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唯有不断守正创新,竭力赋能集团化办学的新作为;唯有不断实践研究,竭力提炼集团化办学的新经验。”汪紫军表示,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特色的校园活动以及关爱学生的寄宿生活管理,打造他心目中充满活力和温馨的“3.0版”的山区乡村寄宿制学校,任重而道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