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县域发展共同体赋能乡村教育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陈强 昂卫明 发布日期:2024-11-13 10:52:55 |
趣味盎然的体育课、欢快灵动的音乐课……10月30日,肥东县杨塘学校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肥东县古河路小学的走教支教团队,他们用一堂堂别开生面的艺体课,为农村学生播撒下梦想的种子…… 乡村校园内别样体育课
“大家注意看,脚尖朝我,重心在后,腰部用力,后脚蹬地,双手持球,用力往前扔”。10月30日上午,在杨塘学校操场上,来自古河路小学的体育教师王汝竞正在给杨塘学校二三年级学生教授精心准备的体育课。其间,不时穿插着一些趣味小游戏。一旁,杨塘学校体育教师张凯一边维持秩序,一边仔细观摩,并不时用手机将授课要点拍下。
“学生们接受能力强,听话,效率高。今天的课堂上,我主要做了一些趣味性、技术动作教学,便于日常训练。”“90后”王汝竞说。
在走教老师的教授下,学生们不多时已掌握了双手投掷实心铅球的基本要领。“我平时就很喜欢体育,这次走教老师上的体育课,又有趣又好玩,我超喜欢,下次还想上。”说起眼前的体育课,杨塘学校三年级学生薛雨涵一脸兴奋。
一天下来很累也很充实
据杨塘学校校长桑平介绍,作为一所乡村学校,杨塘学校一直存在师资结构性缺编问题,音体美教师欠缺,音体美课程往往由其他学科授课教师兼职,专业水平不够,学生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
自古河路小学与杨塘学校、古城学校组成城乡学校共同体后,针对杨塘学校、古城学校结构性缺编问题,作为牵头援助学校的古河路小学轮流抽调音体美学科各一名责任心强、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前往两校进行走教支教活动。授课的同时,对学校相关学科的学生活动进行指导。
每当走教支教的通知发出后,古河路小学的艺体教师纷纷响应。40岁的王才是该校音乐教师,当天是他第二次参加走教支教活动。因为条件所限,每次他都会自带电子琴、小乐器前来授课。考虑到乡村学校学生基础差、课堂不自信,授课时,王才尽量多教一些音乐基础知识以及学唱知识,鼓励学生大声唱出来。完成上午的授课后,王才还要和其他两位教师赶往古城学校,继续完成下午的走教支教。“从早上7时半,一直要忙到下午4时。返程回校后,还要忙着校园社团活动和课后托管。下午6时多才能回到家中。虽然很累,但很充实,尤其是看到家乡的学生学到知识的快乐,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王才表示。
每半个月开展一次走教支教
“走教支教为每半个月的周三开展一次。每次授课前,会由学校音体美教研组长统筹安排授课教师及授课内容。授课教师提前一周上报授课教案,并与支教校方沟通,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古河路小学教务处主任杜春霞告诉记者,自今年春季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古河路小学共开展10次走教支教活动,15名音体美教师参与。
在走教支教的同时,古河路小学还通过教师青蓝结对,通过学校的骨干教师帮扶共建学校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主要安排骨干教师前往共建学校送教,通过随堂听课、示范教学、组织教研等形式,结合以老带新、共同磨课、观课议课等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安排共同体学校教师到古河路小学跟岗学习,参与班级管理、校本教研等工作;共同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共建教学团队和名师工作室,共同提升教师学科技能和专业素养”。
“如今,在共建学校的结对帮扶下,杨塘学校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每天精气神也足了,也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桑平说。
古河路小学体育教师送来一堂别样的体育课
古河路小学与杨塘学校一体化研训
送教老师正在上课中
国培共研,赋能教师成长
已结成14个县域发展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一次鲜明提出,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肥东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庆梅说,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据了解,为推动肥东县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自2023年12月起,肥东县教体局在全县部分城区中小学校和全部农村中小学校启动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工作。主要以城区1所学校为牵头学校、农村1~2所学校为配合受援学校,结成一个资源流动共享的发展共同体。其中,城区学校根据农村学校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情况,专项有序安排好学科教师交流轮岗或走教支教工作,农村学校安排富余教师,合理流动到城区学校执教。同时,共同体学校深化教学教研合作,构建工作信息深度交流系统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覆盖德智体美劳的备课、评课、课例、作业、考试、学生活动等优质资源共研共生共享。
为推动城乡学校研训一体深度合作,打造教研机制一体化,实现共研、共进、共成长,将国培研修所悟所得转化为实践成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月23日,城乡共同体学校(肥东县梁园学区中心学校、肥东县张集学校)在店埠学区中心学校,联合开展以“国培研训赋师能、城乡一体同发展”为主题的国培研修自主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来自各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展开深度交流。
通过国培研修,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技能得到有效提升,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教学创新不断涌现,许多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成果展示活动中,在语文课堂,教师从学科素养、实施策略、教学评价、要素落实、学科融合等视角,对教材进行了细致解读,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师紧紧围绕“学”来教,把课堂变成“学”堂,为学生搭建了形式多样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平台;在英语课堂,教师紧扣单元要素,教学设计层层递进,整堂课体现了“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思路,突出了英语教学的“实践性、活动性、趣味性、主体性、生活性”。与会教师们纷纷感慨这样的一体化教研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专业教学技能,也更新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目前,全县已结成14个城乡学校共同体,涉及学校35所,已完成共同体内教师交流42人,支教活动63次,各共同体学校共开展45次以上集体备课、心理活动课、教研观摩课等,参与活动教师2000人次;联合开展教师培训、共同体内结对带教、师徒结对等方式,已开展相关活动23场,持续推动教师队伍持续全面专业成长。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陈强、昂卫明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