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流动少年宫”让快乐与梦想温暖流动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胡红婷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4-11-08 10:17:51 |
每逢马鞍山市青少年宫送教下乡的日子,农村学校的孩子们总会整齐地端坐在教室里,满心期待着这堂课“城里的老师”又会教些什么有趣的内容。很多农村孩子在“流动少年宫”学会了跳第一支舞蹈,第一次接触编程课,第一次拿着绘画作品兴奋地告诉老师自己有多么喜欢画画等,收获了珍贵的成长。课程结束,孩子们总是围着老师问“下来还来吗”“下次什么时候再来”……然后依依不舍地目送老师们走出教室、踏出校园,再眼巴巴地看着车子越行越远…… 这是马鞍山市青少年宫送教下乡过程中极为常见的画面。往返于城市与农村的“流动少年宫”乐此不疲地送教下乡,点亮梦想,让爱流动。
近年来,马鞍山市青少年宫聚焦主责主业,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发挥校外教育主阵地作用,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市域实际,创新探索打造“1+N”流动少年宫项目,即以马鞍山市青少年宫为核心,在该市9个县(区)、园区建立N个“流动少年宫”教学点,让更多青少年在家门口享受到校外教育的优质特色资源。采用“长期定点帮扶+专业定向送教+师资定期培训”的“三定模式”帮助师资薄弱的乡村学校、特教学校逐步开设起美术、舞蹈、编程等各类兴趣培训课程,帮助受资助的学校老师们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把服务对象转换为工作力量,让快乐流动、梦想流动、关爱流动。
孩子们展示课堂绘画作品
市青少年宫送教老师和“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叶连平(中)合影
在乡村播撒艺术的种子
“走进农村学校的教室,虽然环境设施相对简陋,但是孩子们的笑脸是纯真的,眼神里的期待是热烈的。”马鞍山市舞蹈家协会副会长相龙娇也是市青少年宫艺术团负责人。在教学过程中,她尽力将舞蹈的美妙与快乐传递给农村的孩子们,“虽然条件有限,但是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这份热情和努力也感染着我。”
相龙娇告诉记者,每次送教下乡最难过的就是告别,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神情,站在学校门口看着车驶出很远仍然不舍得离去的身影,令她感动不已。“在舞蹈技能上是我给他们送教,而在精神上更像是他们给我上了一课。教学我想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更是爱与关怀的传递。他们让我明白,艺术的魅力不分地域、不分贫富,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偏远农村学校。”
作为市青少年宫的优秀专业人才,相龙娇参与并见证了“流动少年宫”送教下乡活动的发展,不仅亲自送课进入教学一线,还为学校提供运动类课程资源。
浇灌知识与关爱让梦想生根发芽
一年来,马鞍山市青少年宫送教下乡活动先后两次走进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校长居平树介绍,该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学校师资缺乏,尤其是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类教师。市青少年宫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多次送教下乡,让日常宁静的农村学校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舞蹈课上,专业的舞蹈老师从基础教起,女孩子们既腼腆又兴奋,随着老师的节拍舒展身心,欢声笑语在教室中回荡;美术课上,美术老师为孩子们打开了美术的大门,素描、速写、水彩、国画、书法……老师一边讲授一边演示,尽管孩子们的作品还很稚嫩,但他们从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绘画的快乐;播音主持课上,老师标准的普通话让孩子们羡慕不已,对学习普通话兴趣大增。
当下课的铃声响起,孩子们不想让老师离开,围拢在老师周围,和老师约定下次再来。“市青少年宫送教下乡,填补了我校艺术教学的短板,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艺术课的兴趣,这种好的形式值得推广。”居平树说。
舞蹈老师教孩子们跳舞
“流动少年宫”赋能乡村振兴与孩子成长
为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学校,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马鞍山市青少年宫艺术课程在马鞍山郑蒲港新区姥桥镇红光小学开课。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最受欢迎的手工课程——非遗漆扇制作。课堂上,教师们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多彩的互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漆画的历史,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文化的自信。每当一把光彩夺目的扇子从水中浮现,教室里便响起一片惊叹声和掌声,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除了精彩的课程展示外,公益名师们还与当地教师围绕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市青少年宫走进当涂县藏汉小学开展“美育希望 相伴成长”主题公益活动,为孩子们送去了一场充满创意与活力的舞蹈特色艺术课程。舞蹈老师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巧妙地设计了课程内容,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音乐的律动中领略舞蹈魅力、提升审美素养,感受舞蹈带来的快乐与自信。
市青少年宫联合市康视眼科医院走进叶连平“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为孩子们检查视力,普及护眼知识,加强近视防控宣传。眼科医生认真细致地为孩子们逐一进行视力检测和屈光检查,带去了生动的眼科知识科普讲座,引导孩子们要做自己眼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筑牢近视防控墙,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市青少年宫走进和县石杨镇中心小学“青联希望小屋”,举办“手绘天安门 歌颂伟大祖国”送教下乡活动。美术老师通过“思想引领+绘画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艺术思政课,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绘画水平,还进一步增强了爱党爱国的情感,引导孩子们听党话、跟党走……
近年来,马鞍山市青少年宫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精心打造了集科技创新、传统文化、艺术体育、实践教育等领域超20门课程培训体系,通过群众点、联动核、组织聘的方式,组建由校外辅导员、专业协会负责人、非遗传承人、教培机构老师、青年社会组织成员、大学生志愿者等组成的公益课堂“师资人才库”。截至目前,相继在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当涂县石杨镇中心学校、博望区薛津中心学校、当涂县藏汉中心学校、当涂县护河中心学校等建立教学点,免费为农村孩子送去美术、舞蹈、声乐等专业课程,共开展20余次“流动少年宫”进校园、进农村活动,惠及青少年1000余人。
“在活动开展中,我们发现师资力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实需要、阵地资源还没有很好地整合、课程内容还不够丰富、服务覆盖面还不够广泛等问题。”市青少年宫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牢牢抓住与南京市青少年宫合作的契机,总结教育经验,优化“流动少年宫”的服务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力度,壮大专业教师服务队伍,坚持寓教于乐,结合该市少年科学院工作,将科技展示、社会科学普及融入“流动少年宫”活动中,开发“思政+艺术”“思政+体育”“思政+科技”等多种课程,扎实开展送培进校、以赛促培等工作,竭尽所能满足农村学校现实需求,充分发挥校外教育阵地辐射功能优势,助力校外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茁壮成长播撒更多阳光雨露,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少年宫力量。
美术老师给孩子们上美术课
心理健康老师为孩子们心理健康护航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胡红婷、本报记者谢婷婷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