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思政课”为青春筑梦引航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8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11月0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8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国门思政课”为青春筑梦引航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浩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4-11-01 10:00:03

  “作为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大家认为该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脉搏,推动工作开展?”日前,马鞍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开展了“踏寻发展印记 锐意改革创新”主题实践活动,该站民警前往马鞍山市档案馆参观学习。去程路上,活动组织者即抛出了多个问题。活动现场即是课堂,带着问题边行走边思考,已然成为马鞍山边检站建强思政小课堂,发挥引领大效能的生动注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安徽边检总站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凝心聚力“生命线”作用,在努力“请进来”的同时,积极“走出去”,指导所属各边检站建强思政骨干队伍,常态化开展“政治工作到一线”“主题微宣讲”“国门青年说”等基层民警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推出了一批具有安徽边检特色的思政品牌。马鞍山边检站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队伍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一招,深挖红色资源、创新教育载体、立足边检主业,有力提升思政引领力。

“实境课堂”沉浸式受教育
  在马鞍山市档案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民警走进《城市记忆——马鞍山历史发展档案陈列展》,参观了反映马鞍山发展历程的展区,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到社会变迁,通过展板、文献、实物、VR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了马鞍山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及该市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伟大历程,一份份档案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也激发了大家身为城市发展建设参与者的自豪感与责任感。“聚山纳川,一马当先。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敢闯敢试,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该站党员民警汪鸿飞说。
  新时代,民警、辅警如何从日常学习教育中感受“初心”的力量?如何立足实际展现移民管理警察的使命与担当?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教学更鲜活。为此,马鞍山边检站充分利用驻地和周边党员教育资源,布点架线、连线构面,努力为所属人员打造加强党性和提升素质的“实境课堂”,让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讲解变互动,让所属人员在参观学习中被感染、真触动、受震撼,有力提升了思政教育实效。
  这其中,有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皖南事变纪念馆、濮塘革命烈士陵园;有敢为人先、与时代同行的凤阳县小岗村;有坚守乡村讲台、教书育人的“叶连平留守儿童之家”;有依托产业园区、高校院所展示新兴产业发展特色成就的马鞍山软件园、“创客+文化创意产业园”;有立足岗位锐意创新、激发全警工作热情的“周克武劳模创新工作室”“卜维平创新工作室”,还有诸如党群服务中心、党风廉政教育中心、档案馆等主题展馆……一个个思政“实境课堂”分布在该站驻地及周边,逐步形成了体系较为完备的思政教育基地网络。2019年以来,该站累计开展培训60余场次,参训人员1500余人次。

民警们在“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克农将军故居陈列厅内参观
民警们聆听“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叶连平事迹分享

“国门思政课”上出青春味
  “工作中,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在自己熟悉的业务范围和环境,大多都可以得心应手,从容对付。然而,到了一个完全陌生且非常紧急的环境,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敢于面对‘热锅’的勇气。”在马鞍山边检站第二期“诗城国门思政课”上,该站执勤二队副队长张浩以《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为题,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体会感悟。
  入警九年,来到政工岗位六年,张浩从曾经的“笔钝嘴笨脑子慢”到如今通过文字挖掘和宣传了一批优秀典型,被大家称为“明灯”,照亮身边人。“至今铭记一位前辈告诫我的一句话,年轻时,要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担几件让自己‘挠头’的事,久久为功,必有所获,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张浩分享道,要想收获持续的成长,必须保持本领恐慌意识,持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质;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敢于亮剑、善于亮剑,和省内乃至全系统内先进单位、个人掰手腕、较高低。
  前不久举行的第四期“诗城国门思政课”上,该站四名民警代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体会、话落实。该站执勤一队民警闫全新表示,全会明确指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招,而移民管理工作作为其中重要一环,要求我们必须聚焦开放发展新形势、口岸管控新任务、维护稳定新要求,以国家总体战略部署,积极研究探索口岸安全管控模式,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探寻边检新动能、新经验、新方案。“在以后的边检工作中,我们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投入到移民管理工作中,不断深化改革、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打造更加精细化、人性化、便利化的移民管理服务。”闫全新说。
  凝聚奋进共识,激发干事热情。“诗城国门思政课”是马鞍山边检站探索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的又一实践。在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辅导讲的基础上,该站针对青年主体的认知特点,改变以往“你说我听”的传统教育模式,结合集中教育、主题党日、政治生日等契机,搭建“诗城国门思政课”“‘移’马青年说”等载体,组织所属民警上讲台、站C位,分享成长故事、畅谈感想感悟,让思政教育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实现了人人参与、互动分享。
  此外,马鞍山边检站还将课堂“建”在网上,把微课“搬”到“云端”,通过点对点、线连线的方式,让广大民警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去年以来,该站结合党建协作区及该站办公平台等载体录制发布“思政云课堂”五期、微课程十余期,取得了良好效果。
 
张浩(左一)给青年移民管理警察讲党史
闫全新在“诗城国门思政课”上作分享

“守国门写青春”成亮丽风景
  “他是一名年轻的移民管理警察,在广东珠海市、广西等边境一线实践锻炼,在抗疫、抗洪和脱贫攻坚多个战场展现担当作为,相仿的年纪、别样的精彩,下面有请今天的主讲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马鞍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姜壮壮”。随着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林忠心的介绍,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开讲。姜壮壮以《青春在国门一线淬火成钢》为题,用自己的五段亲身经历“串”起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服务人民、责任担当和底线意识,勾勒出新时代青年移民管理警察的青春模样。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不回避曾经走过的弯路,整整一个小时“青言青语”的宣讲赢得了现场三百余名师生的阵阵掌声。
  “面对艰苦复杂的外界环境,请问您如何坚持下来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移民管理警察”“工作生活中碰到挫折时,您怎样迅速调整状态”“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大学生的提问,姜壮壮坚定作答,“作为一支年轻的队伍,移民管理警察守卫在祖国国门边境,维护国家安全、服务经济发展,涌现了诸多优秀的集体和个人,我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前行的路上永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大家在学精、学细、学透中武装头脑,在担苦、担责、担难中砥砺前行,不断战胜前行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把更多的‘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宣讲结束,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刘丹丹不由感慨,“‘小切口’也可以有‘大内涵’,姜壮壮的讲述让我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争做新时代好青年’等话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该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徐璐瑶则对姜壮壮为国戍边、自我磨砺的成长经历心生敬意,“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大学这个人生重要节点,我一定努力拼搏、打好基础,争取未来在自身领域发光发热、展现担当作为”。
  “因为职责,我们坚守在一线;因为使命,我们一直在路上。全体马鞍山边检人将与新时代移民管理事业共青春、同奋进,在捍卫诗城国门安全无虞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挑重担、勇争先!”这是今年“七一”前夕,马鞍山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党支部与中国宝武马钢营销服务党支部联合开展“学党纪 强党性 促担当谋发展”主题党日活动时,思政课宣讲《我在国门写青春》中的一幕。
  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在课上,见行见效在课下。2023年以来,该站紧密结合中心主业打造“一堂好课”,依托共建载体先后走进涉外企业、联检单位、高校社区宣讲十余场次,有效拓展了思政课受众面。其间,马鞍山边检站围绕靠前服务江海直航业务发展以及重点企业“一带一路”、RCEP市场开拓等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建立交流群、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持续健全“企声响应”“民声呼应”平台,有效推动了警地联动、警企协同。
  今年以来,马鞍山边检站累计受理回应服务对象意见建议20余条,办结率、满意度均达100%。与此同时,该站严格落实“7×24”小时通关服务举措,为涉外企业提供办证报关“零等待”、船舶检查通关“零延时”服务举措,确保了口岸安全、通关顺畅。以青春之我,守国门之安的故事还在继续……

姜壮壮向高校大学生讲述《青春在国门一线淬火成钢》
该站联合中国宝武马钢营销服务党支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张浩、本报记者谢婷婷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