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学子创新创业赋能乡村振兴 安徽艺术学院:品文化精粹 赏非遗至美 书信手拉手皖藏少先队员心连心 童心巧绘竹匾画 以高等教育之强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之基
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8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86期  下一期
安徽艺术学院:品文化精粹 赏非遗至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葛项媛 刘雅雯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4-10-30 11:04:46

□通 讯 员  葛项媛  刘雅雯

 本报记者  谢婷婷
 
  本报讯 日前,由安徽艺术学院团委主办的“非遗进校园”体验日活动和“‘社’彩缤纷  ‘团’聚青春”社团招新活动拉开该校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序幕。此次艺术节以“礼敬传统文化  凝聚青春力量”为主题,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据悉,本届体验日邀请了十余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现场展演,黄大茶制作技艺、六安篮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庐州制扇等,匠心独运、技艺精湛,引得师生们纷纷驻足观看;金寨红薯干山核桃制作技艺、手工挂面制作技艺、观音豆腐制作技艺、手工糍粑制作技艺等为大家奉上美味盛宴;在金寨剪纸、大襟服饰制作技艺、庐州篆刻、书法书签制作等展台前,师生们积极动手尝试。
  此外,两场艺馨大讲堂讲座如约而至。首场讲座由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研究部主任胡迟教授主讲,她以《非遗调查方法与保护思路》为题,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非遗的分类体系、调查渠道以及项目的界定标准,学习氛围浓厚而热烈。美术楼报告厅的大别山民歌交流展演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余述凡、王凤琴、刘红梅、熊才俊等亲授经验、现场教学。展演最后,全场合唱大别山民歌代表曲目《八月桂花遍地开》,唤起了大家对红色文化的记忆,也让革命精神在当代得到了传承。
  该校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校园活动“第二课堂”,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作。鼓励青年学生在文艺创作、传播的实践中亲身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塑造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活动当天,该校38个学生社团(俱乐部)展位沿街而立,“艺”展风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