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我的红楼情缘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汪玉洁 发布日期:2024-09-29 16:20:40 |
□舒城第一中学高二(4)班 汪玉洁 用书,我淡抹了我的年华。
故事的开始,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束,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书用出其不意的语调奏出生命的赞歌,透过这层半遮半掩的情愫,我们仿佛看到潇湘妃子那清澈的泪珠映射到竹叶上的斑驳光影。
孩提时,懵懂稚嫩,虽然读不懂绘本《红楼梦》中曲折的故事情节,却为其中人物的服饰而深深沉醉。我惊叹那“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我沉迷那“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鹤氅”。天真的我总是想入非非:如果我也有这样漂亮的衣裙该多好!年幼时,已经种下了我对《红楼梦》的那一份爱意,终于在初中破土而出。
府邸深处,究竟是什么?是黛玉含泪沉吟的葬花,是宝玉如醉如痴的幻境,是宝钗香汗淋漓的扑蝶?是爱恨凋零,是浅吟低唱,是临风洒泪还是昨日欢颜?
它,可能是繁荣昌盛,抑或是谨小慎微,难诉离愁,只因无从会心,无人能诉那一场无关风月。
简单的心境,朴素的语言,也让我对书中的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喜爱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却不忍她脆弱多病;我欣赏宝钗的“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却不喜她句句心计;我陶醉袭人的“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却不愿她“公子无缘”……
品读之中,时光荏苒,一日日成熟、蜕变,我的心境也变得不知所以,但从未停止的是指尖一页页地翻阅。这一年,我捧起了那本我儿时认为最“神圣而遥不可及”的《红楼梦》。那薄薄的泛黄纸页,那厚厚的金色光芒,是如此令人销魂。
葬花吟葬去了心中的冷月,却给后人留下了一首悲痛欲绝的杜鹃啼血。海棠诗绘出了梦境的模样,却给红楼留下了一段解不开的悠思。螃蟹咏借讽刺给人的毒辣,留下的只是缕缕青烟。
林黛玉,那个笑容清澈、泪珠洁净的女孩子,哪会懂得阴谋、暗算、心计、争斗,留在她记忆中的,只是海棠诗社的柳絮、卢雪亭外的梅花、轩榭外的雪景和那淡淡的忧愁。殊不知,她的世界正一点点地支离破碎。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她如此悲怨,心中却波浪翻滚,那是无人所知的寄人篱下之苦。苦总是要表达的,只是她表达的方式亘古未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刃严相逼……一朝看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相知!”
是红楼一梦的淡淡书香,使得一个个慵懒的午后变得诗情画意、一个个沉寂的夜晚变得心潮澎湃。亦书,亦友。
但我的红楼情缘却是一波三折。那一天,当我再次打开书橱时,却不见了它的身影。
我的潇湘妃子,我的红楼梦境!
我开始满屋子寻找我心爱的书籍,可是一无所获。忽然,卧室的角落隐约露出了一抹金黄的影子,轻抚封面,古色古香的书重新滑落到我的指缝。我小心地捧起,心中一动,便倚着窗台翻开了第一页。午后的蛋壳碎了,温暖的阳光像一只只破壳而出的小鸡,在泛黄的纸页上蹦跳。每个字都泛着金黄的耀眼的脆弱的光。依旧是黛玉焚稿,宝钗出闰;依旧是香菱作诗,宝玉痴情……但一切,读起来都和以往不同。岁月流逝,书香未变,可韵味不一。读到最后,我已泪流满面,熟悉的文字在我心中清楚地碰撞着。也许是因为长大了吧,在支离破碎的爱情背后,我更似有似无地读出几分世态炎凉的意味,优美而感伤,也读懂了妈妈想让它与我暂别的良苦用心。是我太痴,忽视了其他,当然,这何尝不是一种美呢?
云淡风轻的夜,手捧爱书,幽幽的旋律,浅吟低唱。
银辉盈盈的月,梦枕书香,莹莹的夜空,轻拾忧伤。
这,就是书的魅力,不可抗拒的魅力,让我愿意将自己深深地嵌进书页里,去触碰那虚无的存在,去拥抱那真实的破碎。
红楼之梦,常读常新,屡读屡感;我会一直读下去,一直。
掬一捧书香,握一份懂得,走过红尘喧嚣,时光的深处是岁月的静美。
恍似红楼一梦。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