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之才建青春之城
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7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7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以青年之才建青春之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力弘 沈思佳 发布日期:2024-09-27 10:09:55

  编者按  城市的未来属于青年,城市的发展依靠青年。团蚌埠市委积极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力量,持续引领青年、组织青年、联系青年,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了解青年,把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变成社会大众共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之力。


  “蚌埠历史文化悠久、交通区位优越、工业底蕴深厚,还是辐射皖北地区的医疗卫生城市。市情推介会让我对蚌埠有了详细的了解,会后的人才招引洽谈会更让我坚定了留在蚌埠的决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研究生刘梦在2024年5月10日参加过生物医药类高层次青年人才在蚌考察交流活动后,分享了此次行程的收获与喜悦。
  据悉,高层次青年人才考察交流活动是“青年人才蚌埠行”系列活动的一项子活动,活动期间,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100名生物医药专业硕士生、博士生走进蚌埠,深入了解这座淮畔珠城。
  青年是一个城市中最具发展潜力、创新活力、消费能力的群体,要让青年在城市中安居乐业、扎根创业、建功立业,支持参与城市发展,关键是要回答好青年人才想不想来、会不会来、敢不敢来、留不留得住的问题。今年以来,团蚌埠市委持续深入打造“四聚四心”青年人才工作体系,主动融入安徽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格局,以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来成就青年之才、建成青春之城。

“呼朋唤友” 人才入“营”话青春
  “我很幸运,临近毕业,找到了心仪的工作。”经过一系列真挚有详细的活动后,刘梦现场就向蚌埠医科大学投了简历,下午就参加了招聘面试,并收到录用通知,如今她已经顺利入职蚌埠医科大学。
  “百名医药博士安徽行”生物医药类高层次青年人才招引对接活动是团省委“青年学子安徽行”系列活动中的一项。“如果学生对安徽的现状没有认知,或者印象还停留在过去,是不太有意愿回皖发展的。”团省委学校部部长邹永生介绍。地方发展需要持续注入青春动能,共青团组织站在离广大学子最近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团市委积极响应活动部署,发挥自身优势,组织青年学子深入感受蚌埠发展进程,深切体验淮上明珠惜才爱才的优良环境。
  寒暑假是在外学子返乡的集中期,团市委利用寒暑假的有利时机,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凝聚形成与在外青年学子互通互联的有效载体。
  中国(蚌埠)传感谷、蚌埠创新馆里共同感受蚌埠创新科技资源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生动实践;步入蚌埠市博物馆,共同穿越历史长河,感受蚌埠和淮河流域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乡遇田园”乡村行,了解当前乡村文旅产业的新趋势,感知乡村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和乡村振兴产业新潜力……
  今年7月22日至26日,团市委联合市人社局共同举办青年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青年人才交流营”为载体,围绕科技创新、特色文旅、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主题,共有来自长三角等地区41所高校的50名青年学子参与活动。
  “这次人才交流营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经历,让我对蚌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更让我在创新实践方面得到了提升和启迪。”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丁依凡在参加完2024年青年人才暑期蚌埠行后说。
  今年以来,团市委举办“雁归珠城 青创未来”青年人才交流营、青年人才城市文化定向赛、“珠城聚英 才赢未来”蚌埠定向选调生一日行、生物医药类高层次青年人才招引对接会等“人才蚌埠行”系列社会实践活动10场,围绕科技创新、特色文旅、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主题,带领500余名青年学子沉浸式感受蚌埠。开展蚌埠市青年观察团成果展示赛,90余名返乡大学生组成的13支青年观察团深入基层,通过精准选题、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以青年视角为蚌埠发展建言献策。

百名医药博士安徽行——生物医药类高层次青年人才来蚌考察交流活动
生物医药类人才专项招聘会在蚌埠医科大学举办

想你所想 贴心相伴共成长
  “我现在的学费和生活费基本不用家里操心了,政府和学校给我的爱心资助减轻了家里很大的负担”。已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读的一名大学生说,他也会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把爱心传递下去。今年,针对大学新生,团市委还持续推进“爱心圆梦大学”行动,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募集爱心款项28.9万元,助力77名学子顺利入学。
  据悉,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外,团市委还积极整合蚌埠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人社局等多方资源力量,在融合协作中搭建促进青年人才发展的有效路径。
  “迈入人生新阶段后,我将努力学习、继续奋斗,多向身边同学宣传家乡,为家乡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024年刘雅妮考入了长春师范大学,在参加蚌埠市高三集体升学暨万名青少年游蚌埠启动仪式后,她这样告诉记者。
  团市委立足青年视角,坚持为青年尽展才华、人生出彩保驾护航,为青年高质量发展夯基立柱,不断激发青年拼搏向上、争先评优的青春活力,全社会关心青年发展、助力青年成长的良好氛围愈加浓厚,青年成长成才路径不断拓宽,青年发展进步沃土不断厚植,全力打造青年心仪的成长成才之城。
  除此以外,团市委联合蚌埠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启动2024年全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将对100名青年骨干开展为期1年的综合培养。联合蚌埠市农业农村局,面向涉农青年开展3场农业生产专题线上直播培训,4000余人在线观看学习。联合蚌埠市人社局举办蚌埠市第十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109个项目报名参赛,以实训加资金扶持方式推动青年创新创业。

“大学生就业精神塑造与就业准备”指导培训课
蚌埠市“N+100”大学生实践计划出征仪式

送暖解忧 相拥遇见理想自己
  “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对我来说更是广阔的舞台,用热情、坚持和专业知识,在乡村挥洒汗水一直是我的无悔选择,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的强劲动能”。
  王玉成是蚌埠市龙子湖区万绿家庭农场负责人,荣获第二届安徽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大学毕业后,他便积极投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中。“我想趁着年轻,又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村民过上好日子。”
  王玉成是蚌埠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团市委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 青年建功”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青春力量。今年团市委争取省级青年创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72.93万元,为发挥资金最大效用,团市委及时与蚌埠市财政局、第三方银行联系对接,认真做好摸排申报、资料审查及项目评审等工作,贴息资金顺利发放到53名创业青年账户。
  “青年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苦恼。我们致力于服务青年人才所需所盼,争取各级资源,为青年创新创业解决后顾之忧。”团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在安徽省“青年专家(博士)科技助农服务团”蚌埠市专场对接会上,24名省级专家解答涉农青年在农业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科技难题。团市委还持续用好“青创会客厅”工作平台,今年以来走进驻蚌高校和创业青年开展7场专题活动,通过政策宣讲、就业创业指导等多维服务引导青年在蚌就业创业。

2024年蚌埠市“青创会客厅”乡村振兴专场活动

扬帆起航 团聚力量下沉基层
  蚌埠市“N+100”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开展以来,蚌埠医学院青年志愿者来到向湖社区、海亮明珠社区、滨湖蓝湾社区等地,免费为社区老人测血糖血压、普及健康知识。护理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开展了心肺复苏急救科普活动。“我们锻炼了能力,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协作,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蚌埠医学院学生宋雨洁说。
  “N+100”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是团市委特色品牌活动,今年,团市委继续联合驻蚌高校纵深推进此计划,推动60个院系团组织与132个村(社区)团组织结对,累计吸引3300余名在校大学生开展社区实践。
  蚌埠是安徽省第二科教资源大市,拥有6所驻蚌高校。如何发挥在蚌大学生的资源优势是团市委一直在谋划的一项重点工作。团市委学校部负责人表示:“我们聚焦增强服务青年学子就业创业能力,实施一系列实践实习计划,为青年成长、青年发展打造坚实基础。”
  在今年的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中,团市委募集到491个实习岗位,1500余名大学生参与实习。寒暑假期间,178名大学生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任职乡镇(街道)、村(社区)兼职团组织副书记。团市委对接18个省内外高校社会实践团队到蚌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2个为全国重点团队。招募7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投身到乡村教育、基层团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工作。
  此外,团市委充分调动青联委员积极性,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与团上海市普陀区委、区青联,团浙江省宁波市委、市青联等建立长期联络合作关系,先后在上海、宁波建立“蚌埠驻上海青年人才工作站”“蚌埠驻宁波青年人才工作站”。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蚌埠市“四聚四心”青年人才工作体系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成”,既是成就青年之才,通过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帮助青年在蚌埠把握发展机遇、实现人生价值,也是促进建成青春之城,用好青年人才这一“源头活水”,引领青年以青春之力量助力蚌埠高质量发展。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团市委将继续深入做好青年人才工作,积极发挥团组织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不断提升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水平,进一步增强青年人才黏性互动,加强沟通交流,引领青年立足岗位争先创优,不断提高青年在蚌就业创业服务专业化水平,帮助青年树立理性择业观、增强就业能力,多维度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王力弘、本报记者沈思佳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