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明:承大先生之志 既“育人”也“救人”
05版:红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7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9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7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杨文明:承大先生之志 既“育人”也“救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陈牧 发布日期:2024-09-25 10:53:39

2024年度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

杨文明(右二)和学生们在一起探讨医学难题

  前言  穿上白大褂,戴上手术帽,他是救死扶伤、妙手回春的“杨医生”;脱去白大褂,走上三尺讲台,他是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杨老师”。39载时光,左手教书,右手看病,将身心献予学子与病患,将热爱融于人民和家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先生”的使命与担当,用心血写就人民教师的光辉与崇高。

  他,就是2024年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文明。

□本报记者  程榕娟
 通 讯 员  陈 牧
  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是杨文明的梦想,三尺讲台有他熟悉的身影,他倾尽所学推动建设一流医学教育,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杏林学子;
  作为一名医生,悬壶济世是他毕生的追求,临床与科研创新是他不竭的动力,他用坚实的医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许多患者带去“第二次生命”,指导学生、带领团队在众多疾病领域攻坚克难,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更是一名老党员,他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南新安、北华佗”特色优势,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39载,杨文明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学生和医生同行们的一致肯定。

传道授业 独创教学方法培育医学人才

  教师,总与三尺讲台相生相伴。从教39年来,杨文明以“大先生”为追求,坚持躬耕在教学一线。
  他是多个国家级学专科和平台负责人,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即便工作再忙,他也从未间断亲自带教授课。
  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运用中西医结合思维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为新安医学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他在教学改革中做出了重要探索,创新了四种教学方案和模式,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在行业内推广。如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他采用导师制联合迷你临床演练教学方式,突出客观合理、贴近临床、操作性强等特点,提高规培学员对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理解掌握能力和诊疗水平,该方案在其他专业规培带教考核中得到了推广应用。他采用PBL联合“典型病案导入式”教学,既形象生动,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提高了临床带教水平和学生掌握能力。他创新性打造了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阵地和品牌——皖江脑病论坛暨出神入化学术季,成为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绝佳舞台。在他的带领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脑病教学团队成为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安徽省级教学团队。他开展的基于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制”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2019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他坚持言传身教,注重育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像慈父一样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学术传承和继承人118名。
  青出于蓝胜于蓝。他们中很多人成为各自岗位的骨干力量:有中央组织部第16批博士服务团扶贫骨干成员,有支援新疆卫生事业建设的专家、有任劳任怨的人民教师,有为祖国科研事业夜以继日的研究员,以及一线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这些分布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学生们像他们的老师杨文明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书写着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杨文明也把自己的青春书写在中医传承的事业上——先后主编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本科及研究生规划教材六部,其中主编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是全国第一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研究生规划教材,深受欢迎,已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销量第一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类研究生教材;此外,还副主编规划教材三部,主编学术专著两部,副主编学术专著九部。

化笔为刀 在救死扶伤中书写医者仁心

  从初出茅庐的杏林学子到首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岐黄学者获得者;从实习医生到资深的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省级专家到国家级中医药领军人才,并先后获得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淮名医、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安徽省名中医等荣誉称号……光环下的杨文明,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学生,总是那么的亲切。
  杨文明时常和学生说:一个优秀医务工作者,首先要把医德放在首位,以德为先,不忘献身医学的初心,救死扶伤,不辞艰辛。
  平时无论多忙,他总会挤出时间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我们要感谢病人,是他们给我们呈现疾病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临床世界,病人是我们医生最好的老师。”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常年坚持门诊是他的必修课。他门诊的病人大部分都是慕名而来,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他的年门诊量高达1.1万人次,每次上午半天的门诊,都要从7时半看到下午2时左右。为了保证前来就诊的患者都能得到有效诊疗,他只给自己留十几分钟吃盒饭的时间。
  他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给了许多人第二次生命。
  在杨文明治愈的众多病例中,既有危急重症,也有各种疑难杂症。安徽江淮汽车有限公司有位日本专家,因患重病昏迷不醒。接到院外会诊的请求后,杨文明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脑膜炎,当即决定将病人转过来亲自抢救治疗。经过整整一夜和一上午的抢救,病人终于神志转清。此后,经过近两周的治疗,病人完全恢复正常。
  合肥一8岁男孩,两手无力,肌肉萎缩,不能拿笔写字,经多家医院诊断考虑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这两种疾病目前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平均生存期只有几年时间,其他医院都建议家属带孩子去北京的大医院看看。杨文明检查后,推翻了以前的诊断,认为男孩患的是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引起的肌无力、肌萎缩。在杨文明和其团队的精心治疗下,男孩的病逐渐好转并恢复正常。男孩爷爷、奶奶逢人就说:杨医生是他们一家的大恩人。
  有着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杨文明,无论是在17年前的SARS病毒肆虐神州大地时,还是在4年前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时,他都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自己的岗位上运用专业知识,为许多患有疑难杂症的患者带去“生命之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也诠释了一名好医生对病人无私的大爱。

攻坚克难 多领域研究领先国际水平

  杨文明在重视临床诊疗能力强化的同时,更重视科研能力的提升,他带领团队围绕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肝豆状核变性、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等疾病开展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系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肝豆状核变性研究方面,他在学科前辈指导下,薪火相传,不懈探究,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一举有效地攻克了此病,疗效达国际领先水平,“小病”做出了大文章。
  肝豆状核变性主要是人体内的铜不能正常排出体外,造成机体急慢性铜中毒,该病在我国发病率高,危害大,患者多在发病后2~6年内死亡,严重者仅能存活数周。该病在国际上一直是神经系统难治疾病,西医对该病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杨文明和他的团队创新构建肝豆状核变性中医理论和诊治规范,开创了肝豆状核变性分型论治的先河,打破了肝豆状核变性脾动脉栓塞治疗的国际禁区,构建了与国际共享全球最大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数据库。首次建立铜蓝蛋白诊断肝豆状核变性中国标准,推出国际首部《肝豆状核变性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和肝豆状核变性诊断国际新标准,规范肝豆状核变性诊治。  
  目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脑病中心已经成为国内外最权威的肝豆状核变性诊疗基地,并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的全国肝豆状核变性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牵头单位(这是全国唯一的由中医医院牵头的罕见病),也是国际肝豆状核变性协会确定的亚洲唯一的诊疗中心。
  此外,杨文明和他带领的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方面,他牵头制定并发布了痴呆病(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诊疗标准及标准化中医临床路径。在帕金森病研究方面,创立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复方“帕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牵头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牵头制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率先提出早期康复治疗,强调中医药早期干预,提倡虫类药物治疗,确立益气活血法,创制“脑络通”复方,提出辨证应用中药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理念。
  他作为第一作者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40篇,其中SCI收录60篇。先后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安徽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等1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他所带领的团队成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仁心仁术,博学博爱。这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训,也折射出杨文明教授的医者仁心和对中医药事业知行致远的深厚情怀。岁月峥嵘,初心不改,他将继续奋进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漫漫征途上。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