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科技小院风雨守护老区致富宝 图片新闻 颍上县:创新形式让“推普”工作常态化 大学校园绽放“国防绿”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7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9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7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茯苓科技小院风雨守护老区致富宝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马士蕊 滕军 发布日期:2024-09-25 10:36:59

□本报记者  程榕娟

 通 讯 员  马士蕊  滕  军
 
  在革命老区岳西县的广袤田野中,初秋的阳光洒在茯苓种植基地的垄沟上。安庆师范大学“茯苓菌团”的成员们穿梭其中,与种植户们熟络地交流着,仔细查看茯苓的生长状况。四年前的一次“上门求助”,让“茯苓菌团”的成员们每逢周末和寒暑假,都会风雨无阻地出现在这里。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中药茯苓种植历史悠久。由于本地优质的松树是茯苓生长所需要的主要培养料,当地的农户大多采用砍伐松木的方式来培植茯苓,导致当地森林植被破坏严重。为保证茯苓产业持续发展,2020年,安徽西农药业生物公司便前往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求技术帮助。在这一背景下,该学院科研团队“茯苓菌团”与该公司展开合作,成立科技服务平台——安徽岳西茯苓科技小院,共同探索产业升级的新路径,守护革命老区致富路。
  安徽岳西茯苓科技小院是建立在生产一线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其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地研究,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为特色,以实现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为目标,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促进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农民增收,并逐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业经营体制变革,为技术研发和推广增添“源头活水”。
  今年暑假,团队再次深入乡村走访,与种植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考察茯苓的种植环境,详细了解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针对种植户提出的技术难题,团队成员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耐心地进行解答和指导。同时,他们还向种植户介绍了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种植户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下雨,田间积水过多,不利于茯苓的生长怎么办”“传统种植的茯苓生长周期太长了,有什么办法能尽量缩短吗”……面对种植户的提问,团队成员、生物科学类专业2023(6)班学生方良睿结合自身所学,为他们进行一一解答。据她介绍,团队研发的茯苓生态种植模式不限季节,可以通过工厂化集中管理缩短生长周期,且仅在结苓期覆土,可控性较高。“村民们的支持与信任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一定会扑下身子‘迎考’,将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人手中,交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田野答卷’。”方良睿说。
  四年来,团队成员不忘初心,持续为岳西的茯苓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探索创新。截至目前,团队已攻关研发了茯苓液体发酵和袋料培植、压缩棒培植、半覆土培植、引苓接木等四种新型茯苓栽培模式,有效避免传统伐木种植方式造成环境破坏等弊端,真正做到将实验室研究成果“送”入百姓家,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为革命老区致富提供了“新农具”。
  团队队长、生物技术专业2023(2)班学生叶籽杭表示,通过与种植户的交流,他能深刻体会到种植户们对于致富的渴望和对科技知识的渴求,看到有的种植户因为自己的帮助而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他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会继续努力,深入实地调研,研发出更多新型培植方式,提高茯苓产量,用科技守护岳西的致富宝贝”。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