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青春接力 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许欣雨 朱蕾 程榕娟 发布日期:2024-09-04 10:23:42 |
□通 讯 员 许欣雨 朱 蕾 本报记者 程榕娟
青山脚下,宗祠庙堂,鼓槌一落,惊动四方。每逢重要节庆活动,当地村民都会用击打磡头老鼓来祈求丰年。
“我们磡头老鼓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艺,只要年轻人肯学我愿意倾囊相授。可近年村民文艺活动的兴趣减弱,愿意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再加上我年纪渐长,真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在绩溪县朋乡村的许氏宗祠内,磡头老鼓的国家级传承人许传成正与安徽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队员诉说着非遗文化传承的困境。而与以往不同,磡头老鼓的传唱者迎来了一批“新声”,铿锵的鼓点敲响了非遗传承的青春篇章。
今年暑假,安徽师范大学组建了597支团队,汇聚了1.1万余名学生,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堂”实践育人项目,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践团队队员们关注非遗文化,通过走访调研、专业实践和爱心支教等方式给非遗注入青年新力量,在实践中挖掘非遗精神,创新非遗传承新形式。
队员与花鼓戏传承人交流唱词
许传成(左二)向实践团队队员介绍磡头老鼓
创新为帆 非遗与专业牵手突破“冷圈”
如何将非遗和自己的专业结合?怎样用更新颖的方式吸引年轻人了解、学习、传承非遗文化?现场观摩学习,从专业角度解读创新非遗文化的路径,这或许是非遗“破圈”的全新思路。这也是在实践中,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换。
在亳州市,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们为拍摄一场别具特色的舞蹈忙碌着。“华佗五禽戏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智慧,我们也想用创新的形式,赋予华佗五禽戏新的青春力量。”实践团队队长说道。实践团队将华佗五禽戏与舞蹈艺术进行全新结合,在专业课教师闫玉雯的指导下,编排华佗五禽戏舞蹈,通过舞姿展示华佗五禽戏的虎、鹿、熊、猿、鸟各种元素。为了更好地提高华佗五禽戏的影响力,团队还拍摄了“传承与发展华佗五禽戏”宣传片,目前已在各平台播放。
镜头再来一次,剪辑再剪一遍,配音再保一条……旭龙山庄的制作工坊里,古老的木制工作台沿墙而设,上面摆放着制墨所需的灯盏、瓷碗、油壶、线刨、锉等工具。实践团队队员寻找最佳的角度,调整好机位,准备今天的拍摄。今年夏天,该校新传学院赴绩溪“徽韵添彩,绩心于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绩溪县上庄镇,探访非遗之美,走进徽墨制作工坊,采访徽墨非遗传承人胡海涌。采访过后,该团队拍摄的宣传视频《墨韵悠长》被人民网转载,团队队员表示:“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也想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将非遗文化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子们在走进乡村、与传承人对话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以媒体发展为动力,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推向更高层面,让非遗文化不仅能够“火”起来,还能“活”起来。
媒体为介 推动非遗产品转型升级
拍摄文旅宣传视频,与当地企业一起直播带货,设计创新文化产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直观感受到非遗产品需要更深的转型升级,大家借助互联网技术,聚焦安徽特色非遗技艺,推动非遗产品产地直销,扩大安徽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近日,泾县丁家桥镇明星宣纸厂,来自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正在工厂员工的指导下体验漆扇的制作过程,同时与带货主播一起进行了一场带货直播,队员们在工厂车间一线体验非遗、助力非遗文化宣传与产品销售。漆扇、宣纸、毛笔,面对镜头,队员们发挥自己的才智,结合古老的非遗技艺,制作卡通形象吸引观众。“我在这场直播中与宣纸厂的员工们一起负责直播的后台调控。在和老师傅的交流中,我们特别能感受到,通过直播带货这种新形式,带动了宣纸厂的产量和名气!”队员刘欣雨表示。
青年视角诉说青春语言。互联网赋予非遗文化更多活力和生机,使其不再仅仅停留在历史记忆中,而是与当代生活相融合,走出圈地自“造”的窘境。多样的宣传方式吸引更多青年群体关注,让非遗文化的热度和关注度持续攀高,非遗与生活的“碰撞”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道路。
教育为路 实现非遗接续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开始前,我就在想,‘非遗’是不是可以和‘支教’结合起来。用我们青年人的语言传播非遗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课堂内外,该校学生们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领悟非遗文化的时代精神。
“花鼓戏的唱词可以不固定,可以用唱跳形式演绎出来,这也让我们第一次了解到花鼓戏已经融入蚌埠市一街一巷的文化之中。”在非遗调研中,来自音乐学院“赴怀远县河溜镇莲花村艺术支教实践团队”与当地花鼓戏的非遗传承人展开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探讨。精进花鼓戏表演,发现教学问题,突破教学壁垒,观摩交流让队员们进一步明确自身在花鼓戏表演上的问题,为花鼓戏的传承和教学提出了发展性的建议。
非遗不仅要保护,更需要传承。在非遗手工课堂上,该校文学院赴芜湖市红梅社区“红梅绽古韵”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向孩子们介绍非遗纸翻花的做法。“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国家还有这么多美丽的传统手工艺,我下次还想学”“我们的传统文化真的很了不起,我要好好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课程结束之后,孩子们纷纷表达对非遗文化的喜欢,“非遗项目”进校园,是体育、美育、劳育,更是一种有形有感有效的思政教育,了解和认同包容了各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增强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哇!‘鱼’活过来啦”。铜陵市义安区永丰东联小学的教室里,栩栩如生的鱼灯在学生们的手上舞动,这是安师大体育学院铜梦启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给学生们带来的特色非遗课程——鱼灯文化体验课。为了让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们真正感受到鱼灯的魅力,团队并没有选择成品鱼灯进行排练展示,而是和学生们一起亲手制作。“从来到学校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开始准备制作鱼灯,从制作鱼的骨架,到鱼身糊纸。其中,我们特意将最富有创意的涂色环节交给了学生们。我们希望亲手制作的鱼灯能让学生对非遗文化有更多的感触。”队员们表示。
鱼灯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鱼图腾舞蹈,几经传承,不仅作为照明工具,还代表着人们对于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景和期盼。安师大在2022年运动会开幕式上的鱼灯舞曾爆火。如今,该校学子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更多的课堂中,发挥师范本色,传道授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多姿多彩的课堂之中,在课堂中生根发芽。
“时代各不相同,青春一脉相承”。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道路上,蕴藏着丰富的青春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青年特点,善于用青年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阐释党的主张,善于把线上互动和线下沟通结合起来,善于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对青年的引导力、说服力、亲和力。”该校连续数年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们在实践躬行中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道路,注入了新活力,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诠释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青春风范,在社会一线的实践课堂中体悟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华,向世界展示着文化自信的精神气质。
学生展示自己的翻花作品
队员和学生们展示亲手制作的鱼灯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