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聚青春 共创未来
11版:实践正青春芜湖篇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6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8月30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6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芜聚青春 共创未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灵芝 程榕娟 发布日期:2024-08-30 10:36:21

聚青春

  人才是城市发展第一资源,大学生是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近年来,芜湖市重磅出台“紫云英人才计划”,全力打造“创业芜优”之城,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2023年全市招引大学生8.8万人,2024年全市计划新招引大学生10万人以上。团芜湖市委通过加强校地共青团工作共建,紧密围绕党政所需、共青团所能、青年所愿,搭建城市参访体验、实习实践平台,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走进芜湖、了解芜湖、扎根芜湖、展翅芜湖。
城市体验 让大学生“恋”上芜湖
  要让大学生爱上一座城市,沉浸式、全方位体验城市或许是最好的方法。芜湖市启动万名大学生城市体验活动,连续举办“慧聚长三角 共筑中国梦”青年学子交流营活动,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268名博士研究生、141名硕士研究生来芜深度参访交流,通过开展城市参访体验、产业深度考察、龙头企业推介、人才研讨交流等活动,增进大学生对芜湖经济社会建设成果的了解。承办安徽省“青马工程”高校班线下实践活动,组织全省优秀大学生骨干走进芜湖市;承办“发现皖美之美——‘行知中国?感知芜湖’”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周,组织16个国家大学生来芜文化体验。举办“建设副中心 青春站C位——芜湖学子家乡行”主题活动暨形势政策报告会,组织芜湖籍大学生开展返家乡活动,体验城市发展。持续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重点高校大学生团队来芜参访实践。
  团市委通过各类活动吸引大学生走进芜湖、体验芜湖、恋上芜湖,同时做细服务保障,提供“一站式”“心贴心”服务,做好重点高校大学生团队来芜住宿、餐饮、交通保障,为每支大学生团队量身定制参访行程、配备带队联络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参访期间还开展“芜聚青春?青享荟”大学生分享交流活动,从细微处提升大学生在芜幸福感。
岗位实习 让大学生“炼”在芜湖
  实习是大学生感知城市发展、探索职业方向的重要渠道。自2019年起,团市委联合相关部门连续6年开展芜湖市“扬帆计划”大学生政务实习,按照“双向选择、合理调配”的原则,组织2300余名大学生到政府机关实习。2020年9月,芜湖市“扬帆计划”大学生产业实习工作探索试点,2021年7月,芜湖市出台《关于实施新时代“紫云英人才计划”加快推进芜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试行)》,将“开展‘扬帆计划’,支持大学生来芜实习,按每人每月1000元给予生活补贴”写入文件。团市委联合相关部门重点聚焦芜湖市“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四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新产业的龙头企业等,遴选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等128家企业为芜湖市“扬帆计划”大学生产业实习企业库入库企业,对在入库企业实习大学生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最多6个月)发放实习补贴。截至目前,累计为7876名大学生发放产业实习补贴;团市委对入库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调研,出台《芜湖市“扬帆计划”大学生产业实习企业库入库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入库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开展“青领计划”,每年选拔100余名优秀在校大学生兼任基层团组织副书记。
  实习期间,芜湖市适时组织开展“紫云英青年人才沙龙”“万名大学生看芜湖”等活动,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将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城市认知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锻炼成长。
社会实践 让大学生“链”接芜湖
  基层是城市的肌理和脉络,也是城市治理的前沿和窗口。芜湖市积极为大学生走进基层、服务阶层链接平台载体,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芜湖大学生社会实践、“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每年组织100余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芜湖市田间地头、基层一线。2024年,团市委联合芜湖市学生联合会面向在芜10所高校大学生,创新开展芜湖市“芜聚青春 共创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中心大局,结合本地高校专业优势,发布40个定向社会实践课题和60个自主申报社会实践课题,课题涵盖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收到226个在芜大学生实践团队申报,经过专业评审,最终评选出100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并对重点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和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予以一定经费支持,以真金白银、真情实意助力大学生走出校园,躬身实践,扎根芜湖。
  这一场场大学生与城市之间“双向奔赴”的美好,芜湖对待青年,诚意满满,终将全力打造青年人才聚集“强磁场”,让芜湖成为青年人才“安放身心”的温暖岗位,期待更多青年人才在芜湖寻梦、追梦、圆梦。

“慧聚长三角 共筑中国梦”青年学子交流营营员城市参访
    安徽师范大学黄线不忙“菁英e彩”实践团队联合公益组织开展公益宣讲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青春建功行”社会实践团队调研农户

实践录
用所学助力家乡发展所需
  今年暑期,我参加了2024年芜湖市“扬帆计划”大学生政务实习,在市发改委实习实践。通过实习,我对家乡芜湖的人文历史、产业结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芜湖是一座工业城市,新能源与网联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发展迅猛,我学的是能源动力专业,与芜湖市产业发展十分契合,这座城市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和建功立业舞台!期待毕业之后能够回到芜湖,建设芜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  宦述虎

从奇瑞智造看蓬勃发展的芜湖
  在芜湖社会实践期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奇瑞智造一工厂的高度自动化。在焊接车间,不同于我想象中一排排工人站在一条条流水线上忙碌的场面,这里只有数不胜数的机械臂相互配合运转,整个焊装工艺流水线配备有机械臂660多台。汽车产业是芜湖市乃至安徽省的首位产业,从奇瑞汽车一条条高自动化的生产线,我深深感受到了芜湖市以及安徽省经济发展的蓬勃朝气,这也是吸引我来芜湖市探索实践的重要原因。
  □北京大学学生  高旸焱

在企业车间触摸江城新质生产力
  芜湖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一张名片,从参访的“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六大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到芜湖航空小镇、奇瑞智造一工厂、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公司等,无不体现出芜湖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方面的累累硕果。经过一周的实践学习,我深刻感受到芜湖在推进“科创+产业”、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前瞻性。在我眼中,芜湖是一座具有活力和潜力的城市,希望以后能再与芜湖相遇!
     □清华大学学生  蔡思源

300份调查问卷背后的住村时光
  70份调研日志、300份调查问卷、20场面对面访谈,这些数字见证着我们调研团的努力与付出。在实践期间,我们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深入开展鸠兹夜谈、聚焦“N+1”宣讲等活动,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我们走访调研当地村民、工作人员以及各地游客等,全面了解具有鸠兹湾特色的“党建引领、农民主体、社企共建、促进共富”乡村振兴模式,并积极探索可推广的文旅发展与“艺创+”模式经验,旨在为其他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安徽工程大学学生  卢敬卫

“全心全益”传递城市温度
  我们的实践团队与芜湖市培智学校进行了深度融合合作。从文化课程之旅到普通话推广行动,我们一路陪伴、竭力帮助、共同见证着这些特殊孩子的成长。在团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成功开展了第十八届全国特奥日主题旱地冰壶融合比赛,特奥运动员们展现出的自信、勇敢、坚韧的运动精神,不但激励着特殊孩子们,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全心全益”实践绝非仅仅是陪伴和帮助,更是向社会传递关爱、尊重与包容,让每个青少年都能切实感受到自己是被看见、被听见、被珍视的。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  孙婕妤

2024芜湖市“扬帆计划”万名大学生实习行动暨“芜聚青春 共创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书记说
广纳青年 释放人才“引育留用”强磁场
□团芜湖市委书记  杨  磊
  团芜湖市委深入贯彻落实“青年人才安徽行”部署要求,拓展实践育人载体,吸引大学生来芜实习实践实训。丰富实践式成长平台。擦亮“扬帆计划”,精准开发匹配“扬帆计划”政务实习岗位,调整优化“扬帆计划”产业实习政策;开展全市“芜聚青春 共创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构建“揭榜挂帅”式大学生实践擂台。深化沉浸式参访平台。不断加强校地合作,每年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芜湖,常态化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学子来芜实践交流,开展企业参访、文化体验、乡村调研。强化互动式交流平台。做优跟踪服务保障,组织“青年创新创业沙龙”“万名大学生看芜湖”“青年人才座谈会”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
  下一步,芜湖共青团将持续深化与各高校合作交流,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实习实践实训机会。

□本版稿件由通讯员张灵芝、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