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永青:驻村七载 厚植为民情怀 宋斌:用真情温暖每一位村民
06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6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8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63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雷永青:驻村七载 厚植为民情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徐 发布日期:2024-08-14 10:03:02

  雷永青,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曾任舒城县棠树乡窑墩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作为高校选派的驻村干部,雷永青始终坚持共产党员本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埋头苦干,廉洁自律,成效显著,他用担当作为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乡村振兴之歌,先后多次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先进个人”,驻村帮扶工作多次受到六安市委组织部、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六安市乡村振兴局通报表彰,帮扶村被评为安徽省森林村庄、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六安市卫生先进村、舒城县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作为经历脱贫攻坚战的驻村第一书记,雷永青深知建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把“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作为任期内的组织目标,他以完善基层党组织为抓手,落实 “三会一课”,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工作队支持和帮助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帮扶优势,制订落实乡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与村两委切实做到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面对矛盾问题不回避、不退缩,主动上前、担当作为, 做到帮办不代替办、到位不越位,注重调动村两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围绕产业发展大局,雷永青以大局为重,无私奉献,积极谋划产业发展,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先后十余次到我省亳州市、浙江省宁波市、河南省郑州市等地调研产业发展,筹集资金六百多万元建成丝瓜络加工厂,联系高校、企业等单位共同研发生产丝瓜络产品,延长丝瓜络产业链,引导产业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村集体经济收入120多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产业发展带动村民40多人居家就业,人均收入8000多元,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及收益分红增加收入20万元;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发展小型公益事业、为老人代买银联安康保险,村民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
  驻村干部驻村成效是看为百姓解决了多难题、办成多少实事。雷永青走村入户,详细了解群众需求,摸排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五保户、大病户等,研究制定落实帮扶举措,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他多次用自己的交通车辆,解决出行不便村民到合肥市就医难题;联系协调帮扶单位及相关部门,筹资安装路灯100多盏;积极组织消费帮扶,采购农副产品60多万元,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雷永青积极发挥高校宣传优势,组织师生到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乡村振兴文艺汇演,他深入村民家中,召开板凳会,落实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行道德银行积分制管理,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推动数字乡村、信用乡村建设,创新为民服务措施,促进干群融洽。
  在雷永青的带领下,窑墩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整洁有序,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村两委干部团结一致、干劲十足,村民生活自信、阳光。走在窑墩村的小道上,道路两旁的丝瓜花金灿灿的一片,仿佛漫步于花海,瓜架下绿油油的丝瓜尽显窑墩村的生机与繁荣,雷永青用责任和担当书写无悔的青春,用初心与使命描绘窑墩村乡村振兴的画卷。

雷永青在丝瓜种植基地里

点 评
  雷永青作为我校选派帮扶干部,他政治素质高,识大体、顾大局,思想觉悟高,积极挑起校党委交给的工作任务。他扎根基层,勇于开拓,勤恳务实,不畏艰难,严守驻村工作制度,认真履行驻村第一书记职责,建强基层组织,带领帮扶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强村富民,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他吃住在村,走村入户,熟民情、知民意,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得群众理解与支持;他充分发挥学校与帮扶村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大大提升帮扶成效;他勇于担当,埋头苦干,廉洁自律,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显著,推动帮扶村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前行,得到地方干部群众的好评。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吴  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