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团队送技术 “高校智库”一线显身手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6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60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送团队送技术 “高校智库”一线显身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发布日期:2024-08-02 10:18:47

  编前语 7月5日,全省第八批选派工作总结暨第九批选派工作动员会在合肥市召开,又一批“接棒人”投身乡村振兴大潮中,这其中不乏众多高校教师,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在课堂之外再建新功。

  在乡村振兴一线,发挥着“高校智库”作用的不止驻村干部们,还有一支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他们在广袤天地中感受时代发展脉搏,在街头巷尾、在乡村一线、在炎炎夏日里锤炼本领,收获成长,也为美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选派驻村 “90后”博士送技下乡助发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曾说过,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所以作为大学教科研教师,不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更希望能够把科研成果尽可能释放给广大农民。”出生在农村,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也在一直学习农学的“90后”博士研究生、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教师王欢,抱着科研助农的初心,以我省第九批选派驻村干部的身份来到定远县大桥镇义和村,开始为期两年的驻村生活。
  义和村位于定远县大桥镇最南部,2019年脱贫摘帽。近年来,逐渐打造出藕虾混养、甲鱼养殖、温氏养猪等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6月27日,在校院两级领导的陪同下,王欢拖着行李到村里报到。没有过多寒暄,简短的见面会后,在该校第八批驻村第一书记邢金卫的带领下,王欢直接进入了工作状态,开始了入户慰问走访。“虽然事先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来了之后,村里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还是让我很受触动。”王欢说,走访中令他印象最深的一户人家中仅有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老奶奶眼睛看不清,老爷爷耳朵听不清,但在听说自己是新来的驻村第一书记时,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反复表达着对驻村工作队这些年帮助的感谢。“这更让我觉得驻村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自己不能辜负了乡亲父老的信任和支持。”王欢说。
  之后的一个多月里,王欢开始了连轴转,他随身携带的工作簿也记录着这些天的忙碌:第一周梳理工作材料,熟悉工作环境,了解村里基本情况;第二周开始入户调研,慰问脱贫户、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协助村两委解决村民纠纷;第三周,带领滁州学院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周参加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举办的省直和中央驻皖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培训……
  “手头上的事情就没断过,经常是好几件事同时布置、同时在做”。王欢举例道,走访入户时,正逢中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节点,村里的考生们对报考高校、专业等信息不了解,家人文化程度又不高,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那几天,大家就来村委会找我们帮忙参考。其中一个孩子高考考了631分(理科),为了让他上个好大学,我们连着好几晚都在研究各个高校的分数线、排名位次。”王欢笑着说。这其中,高考失利的曹同学也是王欢那段时间重点关注的对象。“他家离村委会比较远,家里只有一个奶奶,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太好。我们除了上门做好安慰工作,还积极地帮他规划未来,在分析各种现实因素后,指导他填报了一所高职院校”。王欢说,一想到这些事将影响着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就觉得很有意义,充满干劲。
  7月26日下午,王欢刚刚结束为期一周的培训,即将返回村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将发挥自己的科研优势,在防止返贫检测帮扶、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与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带队实践 连续六年指导学生“三下乡”
  “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完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后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7月18日上午,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第一展厅里,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红色讲解员志愿者张岳城正在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讲解。身后不远处,带队教师、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辅导员陈祥云欣慰地看向人群中的张岳城,眼角眉梢尽是藏不住的肯定。
  自2018年入职以来,每年暑假,陈祥云都会带队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足迹遍布四川省达州市、江西省井冈山市等地。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陈祥云带领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创新研发了“总书记的红色足迹”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旅游数字地图项目,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访考察过的红色革命纪念地,搭建了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线上党史学习教育平台,引起了广泛关注。三年来,其所带团队先后荣获2022年长三角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安徽省二等奖等。今年7月,她带领“红色大别山 青春信仰路”赴金寨县革命老区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队开展社会实践,这也是该团队连续三年来到金寨县博物馆开展红色讲解志愿服务。
  自7月10日抵达以来,半个月里,陈祥云和队员们吃住在一起,晚上指导队员们背稿子、练仪态,白天陪同队员们化身讲解员,向来馆参观的游客们讲解这方红色热土上的英雄故事。闭馆后的空余时间里,指导队员们录制讲解视频,通过线上发布微视频进行金寨革命故事的宣传。截至目前,团队视频号累计浏览量近8000次。
  “别看开展活动才半个月,但这背后的准备工作有三个多月时间。”陈祥云说,自己虽然带了六年的团队,对实践形式和流程并不陌生,但每一次出征前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团队宣传和队员招募,与地方对接,以及针对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培训。
  “以培训为例,前后大约持续了四周。第一周我们邀请了团队往年的学长学姐讲解员开展朋辈经验分享,教授大家如何熟记讲解词,并进行动作手势、形体礼仪方面的指导;第二周和第三周分别进行模拟讲解对练和成果检验,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帮助大家提高实际讲解的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第四周主要进行团队安全培训和宣传工作培训”。在陈祥云的手里,记者看到了一本《指导手册》,里面清晰地罗列着团队各组每天的工作任务、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团队总体的预期成果等,正是做足了这些准备工作,才使得整个实践活动顺利、高效地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7月11日,在金寨县革命纪念塔前,陈祥云临时起意,为队员们上了一堂沉浸式的“微党课”,从金寨县的革命历史,聊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教育引导大家在新时代赛道上跑好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接力赛。
  多年的带队经历让陈祥云见证了队员们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在基层一线感悟民情民生,在服务中历练与成长;进一步提升了专业能力,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检验学习成果,强化了专业技能,倍感欣慰。目前,“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告一段落,陈祥云说,将继续指导团队完成成果总结和固化工作,完善旅游策划方案和调研报告撰写,并指导团队成员参与相关比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王欢(右一)走访村民
王欢(右二)带领实践团队了解村集体经济产业
陈祥云(左一)在给队员们上“微党课”
陈祥云(后排右三)与队员们合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