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山里娃的摄影梦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世凤 发布日期:2024-06-17 15:37:02 |
□黄世凤 同学们,提到摄影,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一艺术形式通常是与成年人相关,可最近,在合肥市图书馆,一场别开生面的摄影展打开了我们的新世界。因为此次展览的作品全部出自霍山县单龙寺镇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光影社”的同学们之手,4年来,这些乡村少年在一群摄影志愿者老师们的带领下 ,举起了相机,用他们纯真的视角和无尽的想象力,捕捉并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故事。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乡村少年光影社”, 用文字记录下更多美好的瞬间和故事。
光影交织的趣味课堂
“在我们镇上,有一个特别的摄影工作室叫‘青山见’,‘乡村少年光影社’项目的发起人旌阳就住在这里,”单龙寺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杨会文叔叔介绍,“2021年开始,旌阳、张红兵、董敏、张纪宏、海洋、徐宁等来自合肥市的摄影老师们定期来到我们这里当志愿者,为孩子们上摄影课程,带孩子们去采风。”
“当我知道我有机会学摄影时,别提有多高兴了。”茆贻娜作为“乡村光影社”的成员,对这门新学问特别感兴趣,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机,记录下她眼中的世界。课堂上,志愿者老师们会向同学们介绍摄影的基本知识,每个月还会带着他们走到田间街头,进行采风活动。
“志愿者老师们不仅耐心地教我们如何操作相机、构图和调色,还鼓励我们多观察、多思考,用镜头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茆贻娜在采访中说。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尝试拍摄,他们捕捉到了蓝天白云下的麦田、山间奔跑的小动物,还有放学后和伙伴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每一次的集体活动,外出采风,都会让我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金宇明开心地说。
摄影带来的蜕变
“我叫胡存福,是单龙寺中心学校五年级的一名学生。这是我拍摄的照片,画面中的人是我的爸爸。一天早上我看到爸爸在堆木头,他靠自己的劳动撑起了我们这个家,我就用相机拍下了清早就忙碌的他。”“少年光影社”成员胡存福用稚嫩的声音介绍着他的作品。
据志愿者董敏老师介绍,胡存福刚进“少年光影社”时才7岁,连相机都拿不住,快门对焦也摁不动,但他很勤奋,愿意学愿意拍,于是,在胡存福镜头里:有正在锯木头的父亲,有母亲晾晒的衣服,有家门前的山、树林等等。 “几年过去了,胡存福进步很快。除了摄影技术越来越好之外,曾经胆小不自信的他,如今变得阳光、开朗、自信。他的摄影作品还被单独列为一个单元多次在摄影展上展览。”董敏老师说。“摄影让我更善于观察、发现世界的美,相机成了我的忠实小伙伴,我非常感谢那些志愿者老师,长大后我也要向他们一样成为一个摄影师。”胡存福感激地说。
点亮希望之光
“以前我觉得相机很神秘,现在我也能拍出好看的照片了!”在本次合肥市图书馆的摄影展上,同学们的作品引起了很多人的驻足欣赏,“一些乡村现状的实景作品,拍摄的很有意义,不仅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更表达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让人看后非常感动和震撼。”一位老年大学的学员爷爷啧啧称赞。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群志愿者们的默默付出,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跨越距离,送去知识,还陪伴他们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在农村地区我们感觉到很多孩子因为父母外出,没有了父母的陪伴,生活十分枯燥。我们就希望能够通过镜头,让孩子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志愿者老师董敏说。在她眼中,摄影技术只是他们在四年课程中传授的一方面,“我们希望摄影给这些孩子们带去的,不仅是摄影,还有诗和到达远方的力量。”董敏老师由衷地说。
这一群天真无邪的乡村少年,他们的世界或许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但同样充满了美好与希望。当相机成为他们手中的魔法棒,那些被镜头捕捉的瞬间,便成为了他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正如杨会文叔叔说的那样:“学习摄影的经历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新技能,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力量。这些照片会成为他们宝贵的回忆和财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这些都将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追逐梦想。”
摄影少年们来到合肥市图书馆
旌阳老师和同学们一同给参观者讲解
边听边操作的同学们
胡存福拍摄的爸爸
董敏老师和同学们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