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山的“青春密码”
03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4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43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幸福花山的“青春密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婷婷 张璇 发布日期:2024-06-14 07:10:13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张  璇
  初夏的午后,团马鞍山市花山区委副书记焦磊与马鞍山创客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营运总监詹江华再次将创业青年们约到了一起。大家像熟识已久的朋友,坐在创客+文创园的茶室里品茗叙话,回顾创业历程、分享创新创意、聊聊成长需求、吐槽发展瓶颈,现场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时不时传出打趣声和欢笑声。
  汇聚青年力量,共筑青春之城。去年7月,马鞍山市花山区入选安徽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试点名单。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花山区坚持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全过程体现青春元素、突出青年特点,吸引更多青年来到花山、留在花山、筑梦花山、建功花山,成为幸福花山的“青春密码”,助力实现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创客+”加出无限活力
  走进位于花山区湖北东路的创客+文创园,旧时的红砖房、斑驳的石板路、幽静的庭院巷陌,置身其中仿佛可以触摸到历史的痕迹。作为原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的旧址,沉淀了时光的建筑与充满时尚气息的现代生活交相辉映。园区内,酒店、餐饮、书房、茶室、咖啡屋、运动场馆、直播基地等业态琳琅满目,节假日游人摩肩接踵,争相来此休闲、打卡。
  去年,“90后”陆桐和爱人灵君从杭州市返回家乡马鞍山市,落户创客+文创园打造庭院式茶空间“迦零茶集”。夫妻俩在传统茶的基础上研发出特调类茶品,受到青年消费者喜爱。“其中,‘关山难’‘白玉京’‘浮云游’等不少茶品的创意灵感来自诗仙李白在诗城马鞍山所创作的诗词”。为了更好地挖掘家乡文化,夫妻俩以茶为媒,带队走进马鞍山本土茶园开发茶山游学等活动。
  在创客+文创园,有一家名为“丰禾小筑”的特色餐馆。初来餐馆的人,都会有置身花园而非餐馆的错觉。这家餐馆的老板是一对“姐妹花”:姐姐名叫储俊、妹妹名叫储婷。从开花店到办农场、再到经营以花为主题的咖啡馆、餐馆,姐妹俩始终坚守创业初心,在家乡书写最美的“花文章”。
  夜幕降临,创客+文创园在一体化夜间景观环境的加持下,霓虹闪烁、人潮涌动,马鞍山网艺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惠明也迎来了一天中最为忙碌的时候。作为“网红大V”,他为园区打造“星空夜市”出谋划策,精准帮扶青年电商、孵化青年主播,“返乡以来,一心想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专长,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带动更多人一起进步”。与此同时,作为“新马鞍山人”的青年设计师刘潇潇正在众空间设计工作室里与团队伙伴宵衣旰食设计新项目。漫步园区内,她骄傲地细数入驻园区的不少项目均是她和团队的作品,出于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她已经在马鞍山安居乐业。
  “开园七年,我们通过商业概念重塑、创意产业导入、品牌文化构建、环境综合提升,打造宜文宜游宜赏宜乐的马鞍山市新地标。如今,园区已经发展成为品牌集聚效应初显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为青年提供创业、落地等扶持政策,还为其打造‘土豆市集’原创活动、‘青年月’系列主题活动、‘爱心助考’公益活动等。”“85后”詹江华也非土生土长的马鞍山人,在与创客+文创园共同成长的七年里,他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集聚园区筑梦成长,也真切地感受到马鞍山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和年轻的活力、花山青年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担当。

创客+文创园打造的星空夜市成市民和游客打卡新坐标

“返乡热”绘出振兴图景
  “以前,我们本土的茶叶几乎无人问津,这两年开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5月29日,一场骤降的细雨给诗城增添了一丝凉意,而花山区濮塘茶厂内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常。由团花山区委联合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皖江工学院团委共同举办的“青春正当时·寻美在花山”第二期活动在这里进行。
  现场,濮塘镇镇长赵磊给大学生们详细讲述了关于濮塘九龙坳茶叶“苦尽甘来”的故事。山灵水秀的九龙坳,百年前出品的好茶曾专供清朝皇室和达官显贵饮用。20世纪70年代,当地就有自己的茶厂,之后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导致茶叶一度作为雨花茶、碧螺春等外地品牌茶的鲜叶或毛坯茶,重建茶厂也成为几代濮塘人共同的心愿。
  近年来,濮塘镇濮塘村抢抓和美乡村建设契机,争取省、市培强扶优、产业奖补等资金,回收老厂房和茶园。在花山区有关部门、科技特派团、驻村工作队、当地制茶能手等的共同努力下,采购机器、四处学习、提升技艺、重建茶厂,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蹚出了新路。今年,濮塘九龙坳茶园不断扩大规模,源源不断的春茶订单从濮塘茶厂发出,“昔日御前茶,香飘百姓家”。
  “未来,我们将依托优良自然资源禀赋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擦亮‘九龙坳’品牌,推动农特产品(茶叶)展销中心项目落地,大力开发茶山研学、主题餐饮、文创产品和旅游线路等,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聚力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赵磊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为家乡的振兴带来新观念、注入新活力。
  “90后”周宇就是这波“返乡潮”中的一员。2019年,周宇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在濮塘镇黄里村打理起了花子休闲农业产业园。200多亩的园区,依山傍水,拥有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古朴木制的凉亭、翠绿幽静的竹院、蜿蜒的林间小道等,田园徽景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返乡以来,周宇不仅在园区创办了乡野农产品经营部,还新增了零食小店、咖啡小屋、汉服体验打卡、手工DIY活动教室、户外草坪地等,大大提升了马鞍山市民和南京游客来此休闲度假的体验感。“看到家乡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每一个濮塘人都会由衷地感到开心和骄傲”。周宇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助力,让更多的人知道濮塘、来到濮塘、喜欢濮塘。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及我校团委学生摄影记者,我被濮塘的自然风光和乡风民俗所打动,更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皖江工学院2021级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王柏璇通过“青春正当时·寻美在花山”活动第一次来到濮塘镇,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里的新面貌、新发展,希望未来也有机会奔赴基层、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青春正当时·寻美在花山”活动走进濮塘镇

“小花火”点亮幸福花山
  今年“六一”前夕,花山区“满天星·护未成长法治云平台”正式上线,用花山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沈丹丹的话说,这个酝酿和打造很久的平台更像是送给该区少年儿童一份特殊的“六一”礼物。
  据悉,该平台是由花山区人民检察院主导研发的一款多功能、立体化、数字化综合保护法治云平台,15家涉未成员单位及组织参与联动,配备强制报告、普法预约、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法律服务功能,以及社会调查、弱势困境儿童救助、涉未领域协作、心理救助等未成年人综合履职功能。沈丹丹介绍,该平台是在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智慧化建设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借助“互联网+”,创新内容、手段和方法,旨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升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时效,形成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大格局。
  “用法律教育在校人,用真情感化边缘人,用理性引领迷路人,用信任挽救失足人”。早在2019年4月,沈丹丹就牵头组建了“满天星”未成年人护航团队,从最初的6人逐渐发展成为近30人的志愿服务团队。五年来,该团队坚持普法、维权、帮教、救助全方位出发,用最温暖的真情感化每一个迷途少年,用最细心的关怀帮助每一颗成长中的星星,将法律的光芒“未”爱投射满天星光,用心用情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法治晴空。
  汪慧于2021年初刚刚来到花山区检察院工作,便加入了“满天星”未成年人护航团队,目前主要参与各类主题的送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接待学校、社区、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来检察院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等。“每一次进校园给学生们上法治课,大家都会聚精会神地听讲,下课时会问‘老师,您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还有学生拨打‘满天星’热线,咨询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这些反馈都会让我觉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意义非凡。”汪慧说。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年志愿者是其中最活跃、最突出的先锋力量。在花山区,不只“满天星”未成年人护航团队,由团区委组建的“小花火”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各个领域、各个角落,成为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该区不断发展壮大青年志愿者队伍,青年志愿服务覆盖经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民生改善的方方面面,日益成为正能量的倡导者、新风尚的践行者。
  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机遇让花山区鲜明提出了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城市发展理念,更为青年带来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发展红利。该区通过建设“年轻态”城市,不断解锁未来城市的流量密码,通过培育“更出彩”青年,让他们成为点亮幸福花山的青春花火。

“满天星”未成年人护航团队进校园开展普法讲座

书记说
让青春与花山双向奔赴
□团马鞍山市花山区委副书记  焦  磊
  去年7月,全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花山区坚持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建设完善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聚力实施“‘青’字头四大工程”,不断提升花山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承载力,让花山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花山更有为。
  实施“青近花山”环境优化工程,凝聚花山发展“青信念”。创新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形式,组建红领巾巡讲团、宣讲团,开展“花青小聚”“青听读书声”、“青年影院”观影、情景剧、辩论赛等青年味、年轻态的学习活动、教育宣讲近100场,覆盖1.2万人次,激发青年使命担当,展现青春作为。
  实施“育在花山”教育提升工程,助力花山发展“青成长”。持续实施学前教育增位行动,新增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大力推进公办园建设,加大普惠园建设力度,同时不断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持续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推进青少年普法、维权建设,开展各类未成年人普法、心理健康讲座、平安建设活动80余场。
  实施“筑梦花山”人才培育工程,贡献花山发展“青动能”。完善青年“见习+就业+创业”工作体系,依托马鞍山软件园品牌效应,打造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46家,举办线上线下招聘61场。成立青年联合会,组织开展“青近花山 筑梦归巢”“青春正当时 寻美在花山”“青创会客厅”等活动十余场,不断强化青年群体与花山的情感粘度。
  实施“筑巢花山”婚恋安居工程,打造花山发展“青氛围”。加大文化服务、品质生活、婚恋交友等方面需求服务力度,提升青年在花山工作生活归属感、幸福感。进一步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加快构建0至3周岁普惠性公共托育服务体系,深化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减轻青年赡养老人压力。
  接下来,花山区将持续优化青年成长生态,完善服务链条,凝聚多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扎实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花山篇章凝聚青春力量。


共青团特色工作行走进马鞍山系列活动由安徽青年报社、团马鞍山市委联合开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