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家谈 多方协同 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发展 以评促劳 引领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幸福 多彩劳动促成长 知行合一育新人
02版:教育大家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3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3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多方协同 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国萍 发布日期:2024-05-22 10:26:25

□池州学院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黄国萍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高度关注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2020年中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在重庆市成立,2021年天津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组建,2022年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数字化赋能劳动教育共同体项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立项,2023年池州学院与池州市教体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开展劳动教育校地合作项目。
  当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平衡、学校不平衡、学段不平衡,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推进尚未取得明显成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推进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和精心规划,它涉及到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劳动教育理念的统一、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教育师资的培养和教育评价的创新等多个方面。地方政府和大中小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推动区域内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发展。
  第一、统一劳育理念 建立相关利益共同体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事关立德树人的实效、事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齐发力。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大中小学校和劳动教育相关利益主体应共同确立劳动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为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底,对安徽省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显示:中小学校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等方面实施情况良好。在“为学生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安排劳动教育专项经费”“编制了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在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开放共享机制、设立劳动教育研究项目、对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实施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组织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和将学生劳动素养监测纳入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建议组建由大中小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劳动教育基地、学生家长构成的地方劳动教育联盟,协调劳动教育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协同平台。
  第二、加强政府主导 统筹整合地方劳育资源
  《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劳动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强条件保障、专业支持和督导评估;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督查和指导。
  目前,地方政府在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方面做得相对较好,但在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和建立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中小学应充分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和优势,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校际、校地、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劳动教育。
  第三、规范课程体系 循序递进核心素养发展
  大中小学均需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并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统一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关键。建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组织或者成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虚拟教研室,组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和集中教研活动,针对不同学段和年级的学生,制订层次递进、内容连贯的劳动教育课程,明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确保劳动教育在各级学校中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结合地域特色和学校需要,开设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作为学校劳育的良好补充。建议各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统筹编制各学段劳动教育教材或实践指导手册,以实现学生劳动核心素养循序递进的要求和目标。
  第四、加强师资建设 落实“五育融合”育人实效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推进,需要一支具备劳育知识和技能的专兼职劳育教师队伍。应加大各学段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他们的劳育素养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劳动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推动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和五育融合。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推动中小学、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建立劳育师资交流共享机制,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为学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创造条件。
  第五、数字赋能监测 注重过程、增值和发展性评价
  大中小学都需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发展性评价和增值评价,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对学生劳动素养电子档案进行长期动态管理,实现学段信息衔接,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学校要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的监测,并发挥监测结果的示范引导、反馈改进等功能,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各学段劳动教育的教育性得到充分实现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推进的重要基础,各学段劳动教育的实施和一体化推进是相辅相成的。总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推进和协同发展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一体化推进可以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