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之道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素敏 发布日期:2024-05-15 16:45:05 |
□阜阳市莲池小学 王素敏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提到对待学生要做到“循循善诱之”。教育的根基从不是教师的刻板讲述,而是用智慧的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思考,并逐渐了解文章的意义,在有效的问答互动中展现出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天赋。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我的教育生涯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有的性格乖张,有的沉稳安静,为了让学生都能更愉快地加入教学活动,学习更多文化知识,我也在不断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案,希望将教书与育人做到同步提升,让每个学生都能增长智慧,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后来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学生很喜欢充满趣味的问题,他们会在问题的引领下发挥想象,构思出奇妙的回答,学习兴趣非常高涨,这也让我又一次发现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在教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时,涉及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能理解过于深刻的文化知识,于是在教学《元日》《清明》这些古诗时,我先是用多媒体视频展示了不同地区在这些传统节日时会做些什么,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的爸爸妈妈在节日的时候会准备些什么?”“有没有你印象深刻的事情?”这时很多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讲述起来,包括平时不善表现的学生也开始加入讨论中。
这一刻,我意识到学生并不是缺少文化认知,而是缺乏主动思考。在对他们提出问题后,也将唤起他们的记忆,从而让他们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之后我趁热打铁接着问道:“那你还记得哪些传统节日呢?”“你能不能回忆起不同节日的美食呢?”此时学生会认真思考,在回答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联想到生活中的实际场景,达到了思维的有效开发,更深刻地明白了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情感和背景故事。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我将提问环节进行完善。以前是由我进行提问,学生进行回答,后来我将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在小组讨论中针对文章提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再用抓阄的方式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回答。学生显然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他们的问题也总是千奇百怪,比如学习《赵州桥》时他们会提问:“为什么赵州桥这么多年还没倒?”在学习《守株待兔》时他们会提问:“你有没有见过生活中这么傻的人呢?”在问题提出后,学生都会非常迫切地想要回答,并且回答的内容也同样充满趣味,让语文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办法。相信学生会在问题的指引下学习更多文化知识,积累更多文学素养。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