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理论+实践” 构建劳动教育生态圈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徐小波 发布日期:2024-05-15 10:52:15 |
5月6日至12日是全省第四个“劳动教育宣传周”,铜陵市各学校以“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为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内涵和意义,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理论+实践” 构建劳动教育生态圈
择菜洗菜、洗袜子、整理书桌书包、系鞋带……阳光明媚的5月里,枞阳县旗山小学(分校)迎来了贴近生活、富有趣味的第二届校园劳动能力素养大赛,学生们各显神通,展现劳动技能。
这边比赛现场一片火热,那边郊区教育局主办的区级“五大行动”系列活动暨2024年中小学生劳动能力素养大赛同样开展得“有味有料”,来自全区25所学校共75名选手现场PK钉纽扣、缝制香囊、包粽子等,争分夺秒地通过一个个劳动关卡。
作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近年来,铜陵市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推动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贯通融合,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多方助力,共同构建劳动教育生态圈。
劳模工匠校园宣讲
“出力流汗”成校园新风景线
择菜洗菜时,学生们手法熟练,青菜在他们手中变得干净又整齐;洗袜子时,学生们左搓右洗,不一会儿,白净的袜子挂起来了,令人赞叹;整理书桌书包时,他们神情专注,动作有条不紊,让人眼前一亮;系鞋带区,学生们巧手翻飞,系结动作快速又准确……枞阳县旗山小学(分校)第二届校园劳动能力素养大赛现场,学生们展示的劳动技能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
而在该市郊区鹞石初级中学,学校将校园内的闲置地开辟成劳动实践基地,划片包干到班。新的劳动“试验田”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了全新的空间,在这里种植农作物,体验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在劳动中获取直接的认识,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不仅如此,学校还将“试验田”分块包干,每个班级负责一块地的开垦、种植、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再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在劳动中与植物共成长,在劳动中懂得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了解生命。活动中,学生们把小小的种子捧在手心,犹如捧着无价之宝,小心翼翼地把“宝贝”撒在亲自开垦的土壤里,眼睛里充满了希冀。学生们在“做”中学,亲历种植的全过程,积累种植经验,学习劳动技能,并在实践中学会思考探究、参与协作,并写下种植日记记录劳动的美好瞬间。
“这种活动特别有意思,在参赛之前,我特意在家里跟妈妈认真练习了包粽子。看着简单,其实要包好粽子还是有难度的,在心里感受到了父母的不容易,也提升了自己的生活技能。”铜陵市郊区2024年中小学生劳动能力素养大赛现场,一名参赛获奖学生感慨道。
在全省第四个“劳动教育宣传周”期间,该市各级各类学校发挥各类劳动教育资源作用,组织开展校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各种劳动教育活动,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已然成为校园新风景线。
“骨干教师+劳模工匠” 打造师资共同体
劳动教育,师资是关键。原本左手拿书、右手执粉笔的教师,如何上好带有泥土味的劳动教育课?鉴于此,该市坚持教研驱动、以研促教,积极培养一支专业教师队伍。
据介绍,该市已出台《铜陵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实施方案》,打造全市劳动教研共同体,建立以省重点劳动课题《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统筹与共享的实践研究》为总课题、21个市级劳动教育课题为子课题的集群化课题研究机制,300多名骨干教师从课程设计、资源建设、教学评价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研究劳动教育,全方位培养和提升教师“五育融合”的育人思维,极大缓解了师资力量薄弱问题。遴选优秀教师参与部编《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和省编《劳动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形成课例1000余件,教师撰写论文300余篇,开发学生读本35册。同时,该市各校积极邀请劳模、优秀企业家、优秀毕业生、技能大赛获奖者等劳动榜样人物走进校园,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及劳动教育宣讲活动。
该市义安区钟鸣中心小学,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篾编织匠人为学生进行现场授课,传授竹篾编织技艺,让他们在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无穷魅力的同时,感受劳动技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同时,该市发动全市劳动教育共同体的教师,因校、因时、因地制宜,编写一批特色校本教材,构建城乡学校共性和个性课程,采取“选课走班”式,推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类劳动、服务性劳动、职业体验型劳动、创意设计类劳动五大板块共32个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生成多元化课程资源,满足城乡中小学生多样化劳动教育需求。其中,风车课程、太空种子种植、废品回收和整理收纳、苗圃嫁接、水稻种植与收割等特色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值得一提的是,该市《开展劳动种植体验,让每个孩子健康全面发展》入选首批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家长参与社会支持时时处处育“能手”
学校重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来支持……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校内校外协力同心,共同推动劳动教育在家庭落细落实。
据悉,在该市实验小学,“校内劳动小能手”和“校外劳动小行家”成为学生的“小目标”。学校结合实际,制订学生校内、校外劳动教育清单,开发设计《铜陵市实验小学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手册》,通过六年时间完成100项劳动挑战,引导和鼓励学生成为“小能手”和“小行家”。
为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铜陵市通过强化劳动教育过程评价,从劳动观念、能力、精神、习惯和品质等四个维度,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立劳动教育激励机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并纳入中考成绩,形成了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不仅如此,该市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成立全市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印发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考核重要指标,纳入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县(区)争创工作,确保全市校校有劳动场所、校校开展劳动教育,着力构筑一个协同育人格局。在学校,该市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程,制订劳动公约、劳动清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卫生打扫、垃圾分类、校园绿化、环境美化、图书整理等集体劳动,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在家庭,该市坚持把“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向家庭、社区拓展,引导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探索建立家务劳动清单,鼓励孩子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一至两项生活技能,把劳动教育纳入“家长学校”指导内容。
面向社会,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该市积极探索一种城乡资源共享、基地资源共建、企业资源共用共享劳动路径。建立以县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机制,以资源整合与共享为突破口,对城乡劳动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布局,搭建全市中小学校、实践基地和相关企业合作平台,使全市劳动教育在“统分结合”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打造全市共享型劳动教育基地,做到城乡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全覆盖。通过以国家级铜陵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大通营地为依托,丰富劳动教育资源,建设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资源包,全面提升铜陵劳动教育办学水平。加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企业、美丽乡村、农业公园、文明社区等方面资源优势,与铜陵有色公司、六国化工、农业科技园区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因地制宜开设铜采矿工艺、电路焊接、钳工、水产养殖等劳动课程,打造校外实践大课堂。
低龄段选手制作果切
服装纸模制作
劳动能力素养大赛上,参赛选手现场炒菜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通讯员徐小波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