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共青团促就业 何以雪中送炭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发布日期:2024-05-10 10:32:55 |
编者按 频频举办不同专业的专场招聘会,就创业就业规划邀请不同的专家、校友进校做讲座,适时召开参军入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政策宣讲会……为抢抓春季学期促就业工作关键期,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连日来,我省各高校共青团促就业实招不断,推陈出新。 2021年12月,共青团中央启动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带动各级团组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真正把党的温暖带给广大青年学生。2022年6月,共青团中央组织召开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视频推进会,对深化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就业是青年大学生的迫切需求、发展之基,服务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需求,是提升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必然要求,是对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的实践检验。那么,高校共青团该如何做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为大学生雪中送炭?
校园招聘会现场
现场直击
现教现学现用 优秀校友引航传授就业经
“今年以来,我一直在纠结,是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创业,还是先就业?下午听了学长的创业故事,很受启发。就业和创业不是非A即B的关系,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先就业何尝不是一种历练?”日前,在安徽大学馨苑校区文典阁一楼报告厅里,两位优秀校友带来的“职场第一课”讲座活动大受欢迎,该校化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王伟直言:“他们的创业故事就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一样,新鲜又真实,很有借鉴意义。”
随后,王伟来到大学生活动中心,由团省委、省台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主办,该校承办的“春暖皖江”2024安徽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就业系列招聘会第四站正在这里火热进行中。“听完讲座,再来看看就业岗位,有合适的就先就业,攒足经验再创业。”王伟说。
当天招聘会共吸引了101家优质单位参与,涵盖新能源、化学化工、制造业、半导体、教育等20余个行业,提供对口就业岗位1946个,为求职大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1200余名大学生进场应聘,共收取简历2284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692人。
除了举办校园招聘会,把岗位送到学生身边,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就业指导报告会、简历义诊及送政策进校园等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技能、提振就业信心。
“很荣幸能以这样的方式回到母校,与大家聊聊我的创业故事,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给你们带来一点启发。”报告厅里,安徽映山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该校2016级有机化学专业硕士毕业生潘轸为大家带来了《我和我的创业》专题讲座,从学生时代的各种参赛经历,到商海浮沉,从迷茫到坚持,创业之路越走越宽。2020级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王超分享了自己赴西部支教的故事,鼓励学弟学妹们在阅读和历练中成长,并确立人生的成长目标。
“大学四年,听过很多场讲座,其中不乏一些行业大咖的讲座。但在求职之际,能听到学长们的分享,感觉很实用。”该校2020级法学专业张同学表示,对接下来的求职很有参考价值。
“春暖皖江”2024安徽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就业系列招聘会是我省共青团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部署,按照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工作要求,加强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的就业服务、搭建促进青年就业服务平台要求的具体实践。从2004年至今,连续21年举办服务青年就业系列招聘会,“春暖皖江”已成为安徽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的亮丽名片和品牌。
我为同学做实事
化身“服务员” 搭桥铺路促就业
“只要是大学生就业路上需要的,我们团委就想方设法去解决,为大学生与岗位、大学生与社会、学校与企业之间架起一条条‘通途’。”安徽大学团委副书记黄炜说。近年来,校团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促进学生就业作为重要工作,多点发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搭好桥、铺好路,有效促进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依托团学组织,深化就业教育。据黄炜介绍,校院两级团组织利用“青马工程”、主题团课、“就业引航”等活动开展就业教育,以专家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分析就业形势;组织“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与学生交流工作体会,鼓励学生扎根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邀请校友企业家来校分享创业感悟,拓展学生就业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道德观。创新活动形式,以“青年科学家面对面晚餐会”、职业规划交流会、主题演讲等,助力学生正确认识人生奋斗目标,强化自身的科学规划能力,为就业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依托团属资源,开展实践锻炼。校团委以“第二课堂”高质量建设为牵引,开展系列服务举措,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围绕学生实际需求,推送就业直播课,举办公考服务、教资面试经验分享会,助力学生提高就业能力;举办面试风采比赛,帮助学生掌握应聘技巧,提升求职竞争力。2023年,深入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1.8万余名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锻炼,提高社会能力水平;积极推进“扬帆计划”、社区实践计划,引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践和职场体验活动,提升职业素养;抓好“西部计划”工作落实,推广宣传相关政策,优化保障措施,持续跟踪管理服务,引导29名学生扎根西部建功立业,厚植为民情怀。
依托共建平台,赋能就业创业。近年来,校团委紧密依托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平台,主动联动重点行业、联系优质企业,不断细化学校与滁州市、淮北市等地共建人才信息共享、毕业生实习就业等合作建设,为用人单位和学生就业搭建桥梁纽带,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如与新安人才网开展系列招聘会,为学生提供3362个就业岗位;与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合作,推送高科技企业就业岗位近300个;设立专项资金为优秀团队提供扶持,2023年“挑战杯”赛事中,获得“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1项、“黑科技”专项赛获“星系”级奖1项;孵育学生创业公司在“互联网+”国赛中获金奖。
此外,校团委还着重加强促进就业工作体系建设,加强与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协同联动,打好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组合拳”,不断完善服务青年的就业帮扶工作机制,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工作讲究精准性、全面性和优质性,所以我们也一直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掌握学生需求,根据需要做好服务。”黄炜说。
下一步,校团委将继续优化共青团组织服务职能,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努力当好青年学生就业工作的“服务员”,为青年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青年与企业“双向奔赴”搭建联系渠道,为青年优质创业项目落地生根提供切实有效的帮扶。
青年之声
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就业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一个关键点。如何顺利就业,身为学长学姐“过来人”的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起来听听安徽大学大数据与统计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贾儒(已入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商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吴友伏(已入职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商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张睿(已入职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商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张德旭(已入职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四位优秀毕业生的“就业经”。
实践是就业最好的导航
在贾儒看来,实践对于就业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在校期间,贾儒积极寻找实习机会,“提前适应一下工作环境,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把握如何与未来的工作相衔接”。
“如果没有接触过行业实践,我们可能会对未来工作产生认知偏差。建议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通过实习实践等多接触行业和公司,了解这些领域的信息,避免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认知偏差。”关于实践,吴友伏持有相同的观点。
“大一大二时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很重要。实践是确定职业发展路径直接且高效的方式,因为实践正是在就业选择前的一次次试错,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职业经验。”张睿说。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充分准备与明智选择是我们抓住机会的关键”。谈及求职期的准备工作,张睿表示,自我认知与了解目标公司是关键。通过明确自身经历与优势,为自我介绍环节打好基础。针对不同公司特点,进行针对性准备。在职位选择时,明确需求,参考公司排名,主动寻找机会。
“到目前为止,我参加过100多次面试,每一次面试和简历制作中,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准备。简历制作也是准备的环节,每当脑海中闪现出创新的点子,我都会努力将其以更加美观、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融入简历之中”。张德旭说,这个过程让自己从面对陌生的面试官和未知的问题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到逐渐熟悉这个场景,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每一次准备都有意义”。
面试等待期大有可为
“每一次求职都会有不确定性。在等待期间,求职者可能会收到不理想的反馈,甚至陷入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但实际上,等待期大有可为”。吴友伏说,在这个煎熬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慢下来思考,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发展方向和生活状态,找到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重新再出发。
“在面试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固然重要,但面试后的复盘与反思也不可缺少”。张德旭分享了自己在每次面试后进行复盘的经验,将面试官提出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并仔细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考察意图,随后针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回答准备。“当在未来的面试中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我就能够迅速给出更加精准、深入且有条理的答案,展现出我的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
安徽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事迹分享会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程榕娟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