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文言文学习的基石 如何利用共情绘本引导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养成 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智趣课堂创设
7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2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28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成语——文言文学习的基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杰 发布日期:2024-05-08 16:23:10

□天长市广陵小学  徐  杰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中要求“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建立文化自信”。文言文的学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学生通过诵读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与深厚底蕴,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趣和价值观。
  然而文言文的学习并不是轻而易举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已经取代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也是有别于古代汉语的,文言文学习的社会土壤已经基本消失。所以学习好文言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个阶梯,而成语正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石。
  一、文言文的渊源及特点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覆盖面很广,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在这两三千年的使用中,文言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当然,文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言词汇不断丰富,语法结构也有些许变化。但文言依旧具有相对稳定性,其使用过程中,文言文被代代相传,一些不朽的典籍更是被历代作为学习典范,其中基本语法、词汇系统得以保存。
  文言最直观的特点就是语言简练。在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主导地位,而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只占少部分,这与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主导地位有很大区别。这意味着在文言文中,一个字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而且文言文中多省略,省去主语、谓语、宾语、介词、连词的情况很常见。
  文言还具有晦涩难懂的特点。在两三千年的使用过程中,随着时代变迁,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一些事物、制度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词语也随着消亡;另一方面,词语的含义也不断延伸,有时还会发生改变。这就导致文言文词语变得佶屈聱牙、生僻古怪。词汇系统发生改变的同时,语法系统也有发展变化。而且古人的审美意趣富含意境美,这就更加大了理解的难度。
  二、文言文教学思路分析
  由文言文的渊源及特点可以知道:文言的相对稳定性是文言文学习的前提,词汇是文言文学习的核心,语法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
  首先,我们现在所用的现代汉语不是凭空新造的,而是和古代汉语一脉相承而来的,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其中有差异,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为文言文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古代汉语常用字大多数仍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古代汉语之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而现代汉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由语素构成词。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基本转变为了现代汉语之中的语素。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如天、地、人、日、月、山等,成为了现代汉语之中的成词语素,就是说古代汉语中的词到了现代汉语依旧还是词。古代汉语中有些单音节词现在不单独作为词语使用,但是它成为了现代汉语词语的构成要素,即变成了不成词语素。所以,学习文言文应从现代汉语最基础的语素开始,也就是学好每一个生字,由字及词,由词再到词组。但是仍然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古今异义,虽然文字没有发生变化,但字的意义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
  最后,把握文言文语法的特点是关键。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相比较,古代汉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到文言文学习中需要重点把握的有句式和词性变化。文言文中有几个特殊句式,分别是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学好这些句式要把握其中的规律。而词性的变化就需要结合词语所充当的成分来具体分析,常见的有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等。也往往就是这些语法难题阻碍了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文言文,让学生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三、成语与文言文
  成语是指历史上沿用下来或群众中长期流传、见解精辟并含有特定意义的固定短语。由于成语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它实际上就成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活着的古汉语,成了文言的活化石。
  成语具有历史习用性。大部分成语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不少是典故,来自于历史典籍、文学著作、古典诗文。也就是说成语大多是从中国古代书面语——文言脱胎而来的。如:画蛇添足(《战国策》)、黄粱美梦(《枕中记》)、扑朔迷离(《木兰辞》)等等。
  在构词成分上,成语和古汉语大多都是以单音节词为主,如日—积—月—累、口—诛—笔—伐、舍—本—逐—末。
  在词义上,成语仍保留着许多古汉语的词,如“万籁俱寂”中“籁”指的是孔穴中发出的声音,“大放厥词”中的“厥”指的是他的。
  在构词语法上,成语中保留着古汉语的特殊语法现象。如名词作动词,“门可罗雀”中的“罗”本是名词,解释为捕鸟的网,此处作动词,解释为张网捕捉之意。还有许多特殊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宾语前置、通假等。
  四、成语对文言文的促进作用
  基于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路分析,我们发现文言文教学有规律可言,但是教与学的难度依旧不小。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师生发现成语对文言文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言文和大部分成语都拥有相同的语法系统和相同的词汇系统,但相较于文言文的篇幅,成语就显得短小精悍,自然语法结构的分析、词义的理解难度就大大削弱了。学生在学习成语过程中就会润物细无声地增强语言文字功底。
  在语法结构上,成语往往类似于一个微型的句子。如“杞人忧天”从结构上来分是一个主谓式的成语,“发号施令”是一个联合式的动宾结构成语,“逍遥法外”是一个动补式的成语……通过成语结构的分析,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就会得心应手,理解文意就变得更加简单。
  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也就是提取文言文中的核心信息,以一个成语概括下来,当学生了解了成语背后的故事时,也就是等同于把文言文的注释了解了一个大概。
  五、总结
  文言文教学需要以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为骨,以古代汉语的词汇为血肉,才能显现文言文的风韵,若直接以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系统充为骨、肉,可想而知文言文会变得面目全非。而成语与文言文有一脉相承的渊源,以现代汉语起步,先把步子踏稳在成语上,文言文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