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 踊跃投身乡村振兴 跟着走、陪着走到领着走 培育“新质人才” 点燃“新质引擎” 青春建新功 共筑中国梦 青春铸魂 与党同心 校地协同 成就“双向奔赴” 增强志气、骨气、底气 挺膺担当励青春 明灯引航向 青春建新功 做青年友 为青年计
15版: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2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2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校地协同 成就“双向奔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恒奎 发布日期:2024-04-26 11:28:59

□安徽工程大学团委书记  李恒奎

  安徽工程大学团委坚持以“假日思政”为抓手,统筹推进实践育人,组织动员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与芜湖市周边区、县团委对接,推进“1+15”共建,围绕乡村旅游、农产品品牌设计、乡村文化传颂开展“乡愁文旅”社会实践活动。与市工会对接,采访芜湖市500余名国家级、省级、市级劳模,撰写劳模名录和劳模访谈录,开展“劳模访谈”社会实践活动。与芜湖市基层社区对接,采用“揭榜挂帅”形式,按照“社区出题、学校领题、师生答题”的方式引入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擦亮“团百花”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呼唤青年的参与,同时也必然是培养造就青年的舞台,这是一场青年与社会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学校团委将通过校地协同,双向赋能,推进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成果共育,教育引导学生们走进社会大课堂,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