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红色课堂让思政育人活起来立起来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徐小波 发布日期:2024-04-10 10:10:16 |
□本报记者 程榕娟 通 讯 员 徐小波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文明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值此节日,铜陵市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清明祭扫活动,把鲜活的思政教育资源转化为爱国主义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追寻红色足迹,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报国志向,让爱国主义精神植于心、践于行。
菁菁校园里 红色精神永传承
“红色的信仰绝不是虚无的,而是无数前辈用生命去检验、去践行的,我们要好好地传承下去。”在铜陵市人民小学举行的“清明时节祭英烈”主题升旗仪式上,该校五〇一中队队员在国旗下的讲话中这样说道。
连日来,铜陵市中小学校纷纷通过主题升旗仪式、主题演讲、主题班队会、诵读英烈家书,邀请“五老”进校园讲述英烈故事等活动,追忆英烈事迹,表达浓浓哀思,以实际行动宣扬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
在枞阳县会宫镇敦化小学组织开展的主题为“忆清明 缅英烈 思奋进”系列活动中,该校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思想教育,回顾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组织各班通过清明节祭英烈主题班会课,引导学生们学习认识了清明节的由来、风俗习惯等知识。大家通过分享交流,深切感受到了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立志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该市郊区灰河乡五洲小学组织开展的“追思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系列活动中,学生们执起画笔,画下心中英雄,写下心中的感谢与思念,向英雄们致敬。班会课上,各班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观看革命影片、学唱一首红色文化歌曲、网上浏览革命纪念馆,不仅使学生们得到了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增强了历史使命感,进一步明白了当下幸福安宁的生活来之不易。
无名烈士墓前 代代学子忆初心
“我校有一座无名烈士墓,每年清明节期间,都会组织开展祭扫活动,深切缅怀无名烈士的丰功伟绩。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要学习继承革命先烈无畏牺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牢记责任使命,将爱国行动落实到生活上、学习上。”4月1日上午,铜陵市第一中学江北分校在校园内的渡江战役无名烈士墓前,组织开展“清明寄哀思 传承英烈志”祭扫活动,该校学生谢子俊感慨道。
据了解,在该校英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无名烈士纪念碑,这里长眠着三位渡江烈士。1949年春,渡江战役前夕,原三野的三名战士在南下途中,于枞阳县簸箕山进行了一场浴血战斗,身负重伤,最终伤重不治为国捐躯。因当时军情紧急,烈士遗体便就地安葬。1956年,当地党委政府将烈士的遗骸迁到该校校园内并加以修缮,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在祭扫现场,全场师生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默哀、鞠躬致敬。师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英雄事迹背后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通过祭扫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革命烈士的红色精神”。该校教师张涛表示,希望学生们传承好红色精神,根植爱国思想,把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代代继承下去,发奋学习,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行走的思政课上 赓续红色血脉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场春雨浸润后的铜陵市凤凰山空气清新、树木翠绿,一座徽派古民居——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静静矗立。该市悦江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们正驻足于此,认真听取讲解员的讲解。
为引导学生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该校组织学生到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开展了“行走的思政课——凤凰山里思英雄”教育活动。
据了解,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共有星火燎原、抗日烽火、夺取胜利、创造辉煌、以史明廉等五部分,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实物、影像等传统与现代声、光、电相结合的艺术手段,生动地再现了铜陵自1931年成立党组织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全过程。纪念馆里,师生们跟着讲解员参观了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文物……亲眼目睹了铜陵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成就,感受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而在铜陵中学组织开展的清明祭扫活动中,该校高一年级部分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该市义安区顺安镇城山村,瞻仰刘四姐烈士墓,重温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据悉,为不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心走实,铜陵市牢牢抓住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依托校外红色教育资源,打造校外思政教育大课堂,不断延伸思政课堂触角,打造高效、鲜活,有温度、接地气的思政课堂,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让红色精神代代传承,让爱国情感生根发芽。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