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解读新课标 关注德育教育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秦燕 发布日期:2024-03-27 15:04:13 |
聚焦新课改 □淮南市谢家集区第一小学 秦 燕
教师深度解读新课标,关注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其引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能够更好地凸显立德树人教育价值,促使学生进步发展。教师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况下,也让学生得到德育的洗礼和指引,要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的德育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可以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拥有良好的体验,更好地进步和成长。
一、新课标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价值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能够把德育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通过德育内涵的有效挖掘,可以让学生把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精髓和内涵。在深度挖掘德育内涵的基础上,可以使学生认真思考道德与法治知识,完善知识学习体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拥有自我成长的机会,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体验当中拥有综合能力素质发展的机会。
第二,通过道德与法治德育课程的有效搭建,带领学生更好地把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加深理解和感悟的过程中,打造真实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理解的机会。教师充分把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把道德与法治的相应知识点有效整合,以此不断地优化教育体系。
第三,通过良好德育教育的引导,让学生在自我成长的同时更加认可教师的教育教学。教师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反思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最终实现整个课程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二、新课标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策略
(一)挖掘德育素材,提供思想教育指导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德育要素,为学生带来良好的思想教育指引。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蕴含的德育色彩比较多,这也是让学生思想有所升华的关键方向。教师围绕道德与法治教学关键点探索育人新理念,在新课标背景下有效挖掘德育素材,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点。
(二)构建生动情境,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教师在新课标视角下不断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打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让立德树人任务有效落实。教师为学生带来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锻炼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以此发展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教师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可以让学生沉浸在生动的学习情境之下优化德育知识学习。教师结合德育教育情境有效构建的过程中把握立德树人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三)实施多样活动,升华德育教育效果
多样化教学活动的有效构建,也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入点。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全方位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新课标背景下,知识教学应该与实际生活关联在一起,把德育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效联系,这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提升德育效果。教师可以围绕“我们的班规我们定”这一主题设计教学,设置丰富的学习活动。比如,围绕生活中的班级规定制订这一主题,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探索,发挥集体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在分享交流等相应活动中,围绕生活化的实际活动,让学生执行班规的时候公平公正,也得到良好的德育洗礼。最终,在以多样化的活动支持下保证德育学习的效果有效升华。
综合以上分析,教师贯彻落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革新的过程中,能够把德育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这是对新课标有效凸显的关键方向,也是落实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精髓。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