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红色文化成思政教育“香饽饽” 图片新闻 安庆市迎江区: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 一堂搬到烈士陵园的青春思政课 祁门县:“四大”育人体系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
07版:思政树人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1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3月2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14期  下一期
祁门县:“四大”育人体系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军祥 谢婷婷 发布日期:2024-03-27 10:19:13

□通 讯 员  王军祥

 本报记者  谢婷婷
  本报讯 近年来,祁门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3·18”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培育“大师资”、拓展“大课堂”上下功夫,推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体系不断完善。
  党建大课堂,引领定航向。祁门县认真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压实学校党组织推进思政课建设责任,坚持书记、校长带头上思政课。去年开展以“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的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课例研讨两次,组织第四届小学校长、书记思政课观摩展示活动。祁门县第一中学构建起了“一四七”立德树人机制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一校一案”《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县第二中学红五月、县实验学校润德讲堂、县阊江小学水韵大讲堂、县城北学校书记大讲堂、县幼儿园向阳开党建工作室等育人品牌已形成特色。近来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5周年座谈会33场次。
  “四有”大师资,育人有保障。去年以来,围绕“教得好”“育好人”目标,强化祁门一中、县祁山小学、县实验学校等3所思政示范校建设,建强2个思政名师工作室,12个市县级教育名师工作室和2个校级教育名师工作坊,定期举办思政课教师暨班主任工作论坛,提升思政教研能力。组织思政课骨干教师9次进行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微课设计专题讲座。教师在思政论文、作业设计大赛、优质课、微课评比等中获省市级奖56人次。不断加大思政队伍力量,搭建好德育队伍锻造舞台,培育了一支“带动一批、影响一片、引领一方”的“四有”好老师。
  活动大平台,践行促品正。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去年以来,组织学生节假日志愿走进养老院、社区服务达1500余人次;33所中小学开展“清明祭英烈”等专题研学活动。开展祁门励志人物陈祁龙的《风中的痕迹》亲子阅读征文比赛34场,征集参赛作品达472篇。举办“童心向党·书声琅琅”“传承优良家风 争做时代新人”等五大类活动。指导各校制订《假期学习生活指南》,从“阅读”“运动”“劳动”“综合实践”“艺术”等板块开展实践活动。搭建系列活动平台,学生收获不一样的课堂体验,培养讲文明、有担当、懂感恩、知回报的“品正”好少年。
  拓展大课堂,体系更完善。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向融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去年以来,结合 “祁红”“中药材”“御医”“陶瓷”等校本课程,组织学生走进相关场馆或邀请具有特长的家长进校园开展讲座,根植传统文化基因,激发学生们热爱家乡之情。建立校外思政辅导员制度,选聘的26名校外思政辅导员走进校园、走上讲台,坚持党的政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价值引领,讲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 “大思政课”铸魂育人体系不断完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