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州区:“馆校融合”释放育人正能量
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1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3月2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1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阜阳市颍州区:“馆校融合”释放育人正能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银燕 徐徐 发布日期:2024-03-20 10:04:01

  编前语 2023年以来,阜阳市颍州区教育局将“馆校融合新课堂”作为深入推进实施“双减”政策、拓展学生学习领域的一次生动实践,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推动下,各中小学校纷纷将该市丰富的文物、博物馆资源和文化渗透到学科教学,并与各类场馆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小小讲解员
阜阳市清河小学学生姚雨泽长期担任阜阳市博物馆志愿者解说员

  “龙虎尊是国家一级文物,1957年出土于阜南县台家寺,现存于国家博物馆,它的铸造工序十分复杂,用18块母范两次焊接而成,是商代青铜酒器,古时候用来盛酒。”说起在阜阳市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阜阳市北城小学三年级学生胡一鸣滔滔不绝,“龙虎纹青铜尊腹部的虎食人纹以浮雕虎首为中心,左右双身,口含一人。人无衣冠,身饰花纹……”他从龙虎尊上虎食人像或许是取自《山海经》一文中虎噬鬼魅以震慑邪祟之说,到台家寺遗址附近几公里处就是古镇陂坡,而据史料记载,焦陂酿酒正是起源于商朝,在胡一鸣生动的讲述中,龙虎尊这件国宝级文物的前生今世清晰明了。
  2023年以来,阜阳市颍州区教育局将“馆校融合新课堂”作为深入推进实施“双减”政策、拓展学生学习领域的一次生动实践,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推动下,各中小学校纷纷将阜阳市丰富的文物、博物馆资源和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与各类场馆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博课”释放更多育人正能量
  一所小学校的自建博物馆是什么样子?
  石磨、纺线机,竹篓、锄头、犁耙……走进颍州区程集镇王湾小学农耕博物馆,鲜活的农耕记忆扑面而来,约4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着近百件老农具,旁边是学生们制作的文字介绍,名称和用途一目了然。
  王湾小学的学生生长在物质丰裕的年代,对以前老一辈怎么耕田、生产、生活非常好奇,却苦于没有渠道去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思考,走家串户搜集农具,当近百件老农具汇集到一起时,一个既新颖又真实的劳动教育学习场景诞生了,不仅展示了乡村岁月流转的变化,也承载着珍贵的时代记忆。
  据悉,王湾小学在筹建校级博物馆时,把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此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很有帮助。
  农耕博物馆建成不久,一个个以植物种子为主题的微型博物角也进驻了王湾小学的教室,粮食、蔬菜、干果、水果、花卉、中药……近百种植物的种子都来自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捐赠。这样的“博课”建设体验有效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们乐在其中。
  “阜阳市现存办学最久的学校是哪一所”“阜阳市最早进行革命活动的是哪里”……带着这些疑问,阜阳市北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到了阜阳市博物馆和阜阳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探索。据史料记载,北城小学和革命烈士纪念馆渊源颇深,作为阜阳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共产党员张蕴华1925年受党组织派遣担任过该校第5任校长,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为推动阜阳地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作出了贡献。学生们在革命烈士馆里找到了聚星书院,找到了革命烈士张蕴华、周传业、周传鼎的革命事迹,找到了当时的党小组留下的书信等,以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依托、厚重的红色文化为载体的践学活动将党史教育融入学校思政课程,成为北城小学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双方共同建构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有机融合”的思政教育体系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除了开展一系列“馆校融合新课堂”主题活动外,颍州区各中小学还着手与各类馆所共同开发课程菜单:六里小学的“博物有礼”、阜纺小学的“东坡守颍”、莲池小学的“赛博时代”、刘锜小学的“都市蝶变”、阜阳十五中的“吾辈当自强”……都是从教育学角度去设计,结合教学计划、学生认知规律与兴趣特点和各馆所联合开发的现场教学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体验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等,充分满足不同兴趣爱好青少年的个性需求,释放更多育人正能量。

“被动牵引”向“主动探究”转变
  “以敦煌元素为题材的剪纸主要有飞天、莲花、九色鹿和藻井等图案。看,这个‘忍冬纹’是以一个中心点向四面八方形成旋转飞动的形象,似飞转的风车一样”。获知“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在阜阳市博物馆开展,阜阳市南京路第二小学副校长张艳多次带领学生们开展 “探世遗·剪纸之美”博物馆研学活动,师生们用一张纸、一把剪刀根据敦煌纹样进行艺术创作,让沉寂千年的传统文化重新“活起来”。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阜阳市红旗中学的科创社团也开展了相关的研学活动。“青铜器在刚铸造完毕时是金色的,古人称其为‘吉金’。青铜其实是一种合金,在自然界中并没有青铜这种东西,它是人类创造的第一种合金,是自然界中的铜加上锡和铅熔合成的新型材料。”该校化学课教师陈东为学生详细介绍了古代火法炼铜,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火法炼铜需要考虑和准备的内容,并就如何从化合态铜(如氧化铜)制取游离态铜(铜单质)让学生了解古代火法炼铜的大致过程,体会古代先辈们的智慧和化学学科的价值。
  阜阳市莲池小学数学课教师罗宁根据学生学习数学时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博物馆里的数学”主题教学课程。“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数学研究已经到了一个新高峰,尺寸纹饰完全相同的对鼎、铜爵,大小比例为3∶2的对卣,造型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增递减的九鼎,这些物品的制作没有数学支持是无法完成的,在阜阳双古堆出土的汉简还发现了少量数学简牍”。罗宁在授课中将数学知识从教室里释放出来,引导学生真正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不仅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之美,也助力其形成科学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思维方式。 
  从青铜器的颜色、造型,到冶金工艺与数学科普教学,颍州区教师将学习内容进行综合,从“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创生者”转变,引导学生学习从“被动牵引”向“主动探究”转变,以开阔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知,以开放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把课程、师生、学习时空、学习技术等核心元素有效地统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展室”变“教室”,“殿堂”变“课堂”。通过知识讲解、自主探究、小小讲解员、流动展览进校园等活动,颍州区构建起一体化馆校合作机制,邀请文物专家到学校授课、开讲座和参与教学,设计文物景点景区的研学课程和线路;组织中小学生到馆所担任讲解员和志愿者……系统的课程体系与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拓展了新的知识领域,馆校合作以深厚的文化内涵构筑出学校实践教育新高地。截至目前,颍州区受教育的学生达40万人,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五育并举”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展“探世遗?剪纸之美”博物馆研学活动
讲解龙虎尊
□本版稿件由刘银燕、本报记者徐徐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