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精准性 探索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数学教育 乐学善思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0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3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08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乐学善思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向义 发布日期:2024-03-13 15:47:33
□青阳县蓉城镇第二小学  张向义
  小学数学课堂要让学生乐学善思,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为此,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经验。
  一、精炼课堂教学语言,擦亮学生思维火花
  教师的课堂语言越精炼,学生的思维越活跃,课堂呈现的内容也就越丰富,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在教学“重复的奥妙”时,第一节课,我一五一十地向学生讲授了灯笼悬挂的规律,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让学生跟着模仿,学生的画法自然也就千篇一律。第二堂课,我精炼了课堂语言,出示灯笼后,说:“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灯笼悬挂的规律表示出来。”教师不急于表达,更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画的内容更丰富了。
  二、在数学美中激发思考和创造
  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对数学美的鉴赏过程,对学生的乐学善思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感受数学之美
  数学美在和谐,美在巧妙。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注意挖掘并体现数学美的特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如可以欣赏含有数学知识的对联,感受数学与文学的统一美与和谐美。学生感受到数学独特、内在的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提升,会在生活中不断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自觉用数学的眼光审视事物。
  (二)创造数学之美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的培养。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让学生尝试创造美,如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自己剪一幅轴对称图形。
  (三)激发学生思维
  平时,我会选择一些美文让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战胜难题的信心,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活跃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能够自己提问题。提出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造的基石,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我鼓励学生多质疑,学生也养成了爱提问的好习惯,在课堂上往往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鼓励解题方法多样化
  鼓励解题方法多样化,是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以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四个数算24时,给学生提供一些解题的策略,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计算方法多样化,不仅提高了计算能力,又发展了数学思维。
  (三)设计问题联系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每位学生的思维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知识。
  如在教授“图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为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规划新小区地下停车场的停车位。让学生思考设计成什么形状比较好,理由是什么。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活动能力、合作能力等,把课内外紧密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感受数学与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