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心田 筑梦桑梓 路在脚下 35名返乡大学生故乡再出发 图片新闻 寿县籍大学生争当家乡推介官 热乎的饺子送出别样年味儿
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90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3月08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906期  下一期
筑梦桑梓 路在脚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佳宁 肖蕾 徐徐 发布日期:2024-03-08 10:40:18

□王佳宁 本报记者  肖  蕾  徐  徐


  今年寒假,在界首市各辖区的青年之家内,返乡大学生的身影如期活跃起来。来自皖西学院、安庆师范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的多名大学生,发挥所学所长,利用假期时间积极投身于辖区内的爱心托班志愿服务,与留守儿童一起丰富寒假生活,开展主题阅读、知识竞赛、课业辅导等文体活动,以实践丈量故土,以行动回报家乡。
  阜阳师范大学学生马邵坤是界首市任寨乡马湖行政村团支部兼职副书记,去年暑假他报名参加了在校大学生兼职乡镇团(工)委副书记,今年假期一开始,就积极前往所属辖区报道任职。“我和村里的其他大学生志愿者一起,把村里孩子们组织起来,带着他们一起做作业,和他们讲冬季消防安全知识,课间还和大家一起玩木头人、打羽毛球、练太极拳。”马邵坤说,“作为大学生兼职乡镇团(工)委副书记,利用自己的假期做这样一件事,用自己的一份爱、一份温 暖助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此外,团界首市委还根据返乡大学生的专业,积极联络挖掘相关岗位,设计一系列体验感强、参与感强的社会实践,让青年学子们有更多成就感,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助推界首市青年人才工作进一步发展。
  安徽艺术学院学生于洋洋在这个寒假可谓是忙碌而精彩,他最先通过团界首市委发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返家乡”报名通知找到组织,后来又通过团组织,先后参与了阜阳市“高校学子家乡行”、界首市春节联欢晚会志愿服务、公共场馆志愿服务等各项社会实践。“这些活动一方面让我充实了假期生活,另一方面也让我对家乡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我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每年寒暑假前,团界首市委都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返家乡”报名通知,同时打造“社区青春计划”,吸引全国各高校的界首籍大学生“返家乡”,让社区充满青春活力,完成以人养城、以城育人的“双向奔赴”。
  “我们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主题,希望带领更多的青年学生在躬行践履中感知家乡发展与变化,在学思践悟中参与家乡建设与未来”。在2024年度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团界首市委相关负责人深情说道:“界首有亲情,有乡愁,希望大家学成归来,与界首能够双向奔赴。”同时,团界首市委积极以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为契机,以“青春养城”助力广大青年学子人生出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