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聚大学生寒假返乡建功 北大硕博生瑶海行感受老工业区蝶变 安全岗护安全 项目化打造青年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莫让返乡人才成“过客”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89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4年01月18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89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莫让返乡人才成“过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风 吟 发布日期:2024-01-18 18:09:12

□风  吟

  随着各地两会的召开,一张张新年“施工图”的发布,建功的号角已然吹响,人才始终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恰逢大学生寒假返乡、青年回乡团圆,各地纷纷抛出招贤“橄榄枝”,共青团也广发招募令、邀请函,不让返乡人才成“过客”。
  一场场招才引智的春节特别“节目”轮番上演,有地方推出新春送岗招聘会,有地方举办青年人才恳谈会,有地方把人才新政的宣讲台直接搬进了高铁站,还有地方用暖心大礼包“接您回家”,等等。
  如何让更多游子归来,且真正愿意留下来?显然,光打“感情牌”远远不够,更要拿出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政策,出台人才技能培训、资金补贴、产业申报、科技服务、项目带动等一系列保障举措,在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发展环境方面想办法、出实招。而对于返乡人才而言,也不能仅靠一腔热血,还要善于抢抓机遇、探索创新,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努力成为建设家乡的中坚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