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改革路上书写青春荣光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思佳 发布日期:2023-12-25 09:57:21 |
省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省学联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 省青联五年工作回顾
![]() 大会现场
过去五年,是安徽青联事业不断开拓创新、取得长足进步的五年,全省各级青联组织在省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国青联的具体指导下,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强化青年思想引领,汇聚青年智慧力量,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深化青联改革攻坚,引领全省各族各界青年勇立潮头、勇挑重担、勇争一流,在安徽改革发展进程中贡献了青春力量、书写了青春荣光。
胸怀“国之大者” 到基层去、到农村去
青年大学生们端着颜料,持着笔刷,用着不同颜色的涂料在空白的墙壁上进行勾勒填色,让原来“光秃秃”的大白墙变成了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文化墙”。
助力乡村振兴,结合“青联组织服务千村”活动,蚌埠市青联、市青美协以及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青年大学生们,来到蚌埠市淮上区吴小街镇八大集村,通过墙体绘画装点村容村貌,展示乡村文明,点亮美丽乡村。
近年来,青联深入实施皖美青年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积极开展“魅力乡村”青年人才培养、“繁荣乡村”涉农创业扶持、“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文明乡村”乡风文明宣传、“和谐乡村”困难群体帮扶等活动,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时,承办全国青联助力乡村振兴大会,推动成立长三角乡村振兴青年联盟。
同时,省青联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分两批在全省遴选287个社区试点开展“社区青春行动”,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构建共青团参与社区治理人员、项目、阵地、资源“四位一体”工作模式。
情感的纽带越系越紧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面五星红旗在100多位普通中国人手中传递,其中,就有作为400多万快递员代表的刘阔”。11月29日,团淮北市相山区委联合相南街道团工委在“益新一驿”步行街站组织开展了外卖行业新兴青年群体学习交流活动,省青年讲师团成员刘珺石用贴近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青言青语”,将党的科学理论“大道理”转化为青年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新兴领域青年实际生活场景。
五年来,省青联增强对新兴青年群体的引领效能。按照建设一个重点人员库、联系一批“关键少数”、抓住思想政治引领的工作思路,累计密切联系1万余名骨干枢纽人才。深化共青团“筑梦计划”,分层分类开展“网著梦想”“音为梦想”“美绘梦想”“速递梦想”等特色工作,引导新兴青年群体自觉听党话、跟党走。
同时,省青联促进港澳台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连续五年实施皖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项目,三百余名大学生来皖实习。在黄山市、合肥市等地联合主办“皖台青春young”青年创意创新创业交流营和皖台青年创富交流营。积极打造宽口径“留学归国青年+海外侨胞青年骨干库”,省本级建库1580人,16个市共建库1500余人。
推动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省青联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省累计开展“石榴籽一家亲”主题团、队课6000余场,组建民族团结宣讲“青骑兵”队伍117支,开展宣讲3000余场。推进皖藏皖疆青少年交流,开展书信手拉手、结对子活动,结对学生2.4万人、书信往来10多万次。
用情用力助力青年成长
4月22日,省青科协组织十余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走进合肥市庐阳区。中航工业江航公司张博华以“爱祖国 爱航空 共筑航空强国梦”为主题,讲述了以钱学森、孙家栋等为代表的科学家艰苦奋斗的故事,指导青少年一起动手制作飞机航模,引导他们重温新中国航空发展历史,树立航空报国精神。
省青联支持各地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少年科学院”等活动,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实施安徽青年科技创新“攀登计划”,打造科技创新“揭榜挂帅”安徽青年版,搭建青创企业、研发机构与青年科技工作者等群体的交流合作平台。目前两批25个项目榜单已发榜。
同时,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施青年助力计划,围绕生产、人才、教育、公益等重点领域,引导青年返乡入乡建功立业。持续开展“青联组织服务千村”计划,组建44个委员服务团,与乡村结对广泛开展技术支持、乡村规划和产业振兴咨询、电商销售、人才培训等服务活动。在偏远乡村建设“青联希望小屋”127个,定期组织委员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软件支持、师资培训等方式开展服务。
打造“青创会客厅”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交流平台。示范带动全省共青团系统打造“青创会客厅”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党赋予的资源和渠道,发挥全省共青团系统的组织优势,推动团干部到一线调研、一线办公、一线解决问题,搭建市场、政策、人才、科技多元要素对接平台,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新需求企业实现面对面交流,实现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切实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力科技强省建设。
青年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省青联高质量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实践活动,联合选树“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青年典型,组织开展“青联大讲堂”“青联思享汇”等活动,用“青言青语”不断夯实青联委员和广大青年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青联委员就近就便开展系列重要精神宣讲。
五年来,省青联勇于自我革命,青联改革向纵深推进。不断提升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贯彻落实新时代深化青联改革精神,规范执行委员产生程序,重点考察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社会形象和奉献精神等方面,指导54个县(市、区)新成立青联。不断提升委员政治素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青联学习交流的第一主题,不断提升青联整体形象,运用新媒体平台,大力传播青年典型的好声音、好故事,从严抓好委员队伍建设,开展年度履职考核。
|
发表评论 | |
评论标题: | |
评论内容: (500字符) |
|
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