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学子“种戏曲” 宣州区创建名师工作室打造教育高地 首届安徽省中职学校经典朗诵大赛复赛在宿州举办 为志愿军烈士寻亲十八年 余发海来皖作报告 图片新闻 课间十分钟 快乐 有益 有趣 “五育融合”育全面发展烈山好少年
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888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8884期  下一期
庐州学子“种戏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程榕娟 发布日期:2023-12-20 11:20:25

□本报记者  程榕娟

  本报讯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12月9日,由合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合肥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少年包青天”2023合肥市校园戏曲优秀节目展演在合肥大剧院多功能厅举办,来自14所中小学校的学生依次亮相,倾情演绎了一连串精彩的戏曲作品。近两个小时的展演活动中,不同剧种剧目轮番上阵,为大家端上一道道“戏曲大餐”。
  据悉,展演的戏曲节目由全市各中小学校遴选而来,既包括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也有安徽地方戏曲剧种——徽剧、庐剧、黄梅戏,开场融合戏《钟灵毓秀江淮风》更是让观众耳目一新。
  此次展演不仅是对戏曲文化的体验与传承,也是学校美育教育探索和发展的成果体现,更是青少年成长与蜕变的精彩锦集。合肥市戏剧家协会理事、合肥市蜀山区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胡菲菲表示,学习了解戏曲中优秀的人物故事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戏曲训练可以塑造良好的体态,培养他们的毅力。“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已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戏曲、爱上戏曲”。
  2016年,合肥市被列为“戏曲进校园”首批试点市。七年来,合肥市持续加大戏曲传承力度,优秀剧目的复排、新编大戏的“出炉”以及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展演和巡演,让传统戏曲文化重焕风采;“徽风皖韵进高校”“科里科气”文艺进校园、暑期戏曲夏令营等诸多“戏曲进校园”活动,则令校园戏曲之花源源不断绽放耀目光彩。从“送戏曲”到“种戏曲”,青少年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多的合肥学子与戏曲结缘,成为传统戏曲的传播者、传承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